登录

阴极


分类

阿伦尼乌斯曲线

图3c展示了SFO和SNFO阴极的阿伦尼乌斯曲线。
文章

阴极

a)使用BCNMF10阴极在600°C下进行的燃料电池运行稳定性测试,恒定电流为200mAcm−2;
文章

优化后的BCNMF10阴极在700°C条件下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最大功率密度达到2002mW·cm-2。
文章

c)采用BCF25、BCNMF05、BCNMF10和BCNMF15阴极的燃料电池在700℃下的I-V和I-P曲线;
文章

d)600-700℃下BCF25、BCNMF05、BCNMF10和BCNMF15阴极的电阻值对比;
文章

结果显示,R-Co₃O₄NS/CP阴极的Li₂O₂收率最高,达到87%,而rac-Co₃O₄NS/CP与CP分别为84%和82%(图2d)。
文章

综合来看,图2的数据表明,R-Co₃O₄NS/CP阴极凭借手性诱导自旋选择效应(CISS),在提升Li₂O₂生成效率、降低副反应、改善能量效率和延长循环寿命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文章

图3a展示了700℃下SFO和SNFO阴极的电化学阻抗谱,SNFO和SFO电极的Rp值分别为0.20和0.41Ωcm2,表明SNFO阴极具有更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文章

燃料电池

(b)SFO和SNFO的氧空位形成能。
文章

(h)采用SNFO阴极的燃料电池在700℃下100小时的短期耐久性测试结果。
文章

同时,如图3h所示,采用SNFO阴极的燃料电池短期耐久性测试表明:在100小时测试中,电池电流密度保持稳定,充分证明了SNFO阴极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运行稳定性。
文章

图4a展示了四种典型的氧空位构型,结合碘量滴定和TGA的结果显示,Nd掺杂提高了SNFO中的氧空位浓度,且优先在空位2中形成空位,其形成能比未掺杂的SFO相比降低至0.01eV。
文章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采用SNFO阴极的燃料电池比SFO阴极具有更高的峰值功率密度(PPD),在700℃时分别可达803mWcm⁻2(SNFO)和415mWcm⁻2(SFO)。
文章

具有更高

效果

1、导读R-P型氧化物Sr3Fe2O7−δ(SFO)是SOFC潜在的阴极材料,但中低温下ORR催化活性不足,降低电池性能。
文章

R-P型氧化物Sr3Fe2O7−δ(SFO)是SOFC潜在的阴极材料,但中低温下ORR催化活性不足,降低电池性能。
文章

较小的Rp和Ea值表明SNFO阴极不仅电催化性能卓越,还能降低电极反应的能量势垒。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