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分类
语言
回望科学史,那些完成最后整合的科学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范式: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培养跨界的视野,磨砺问题的锋芒,掌握数学的语言。
文章
精确
与西方数学的精确和系统不同,中国古代数学更侧重于实用性、经验性和直观的处理,尤其是古代的算术和天文学。
文章
研究
1948年,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生王浩(1921—1995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做了三年的博士后,其中,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数学研究所(1950年一1951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贝尔奈斯。
文章
文化
中西方数学文化与智能各有特点和优势,它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文章
数学
(14729)次阅读|(5)个评论数学与工程的纠缠2023-10-22数学与工程的纠缠读石根华先生自传《根系中华,心牵故土——一个数学家的五十年工程师生涯》有感王善勇(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土木系教授).
文章
这算是一个负面结果,但考虑到局域可纠正编码的数学已经在远离通信的领域里频繁出现这一特殊原因,任何澄清纠错极限的结果都让研究者们兴奋不已。
文章
2)经验和推测:古代中国的数学往往依赖经验法则或试错法来解决问题,且较少运用严格的证明过程。
文章
中国数学更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而不是单纯的数值计算,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天元术”和“四元术”等代数方法,注重通过符号和方程来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
文章
中国数学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强调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文章
西方数学的还原逻辑性和精确性使其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和复杂问题的解决上具有优势,而中国数学的实用性和系统灵活性使其在解决实际人机环境系统问题时更加高效。
文章
西方数学讲究逻辑、精确的计算,而中国古代数学擅长模糊、不确定的算计反映了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有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文章
二、西方数学讲究逻辑、精确的计算,中国古代数学擅长模糊、不确定的算计
文章
在现代智能、数学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可以借鉴中西方数学的优点,结合逻辑推导与实际应用,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文章
西方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在方法论和哲学思维方面。
文章
西方数学强调从抽象推理到精确计算的系统性,而中国古代数学则注重实践中的灵活应用和经验总结。
文章
西方数学的逻辑性和精确性使其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
2)精确度:西方数学尤其注重计算的精确性,从代数的符号表示到微积分的精确计算,都要求严谨和清晰的推理步骤。
文章
3)形式化:公理化系统的使用使得西方数学能够提供更为统一的框架,并用公式、定理等形式表达各种数学对象。
文章
西方数学自古希腊时期以来,尤其是在欧几里得、牛顿、欧拉等数学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强调演绎推理和精确计算。
文章
教育
莫绍揆(1917年8月13日-2011年10月14日),广西桂平人,1935-1939年就读于中央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中央大学数学系是当时中国数学教育与研究的两个重要基地之一。
文章
往往
应用
基础
希尔伯特与贝尔奈斯一起分别在1934年和1939年出版了两卷著作《数学基础》讨论数学的公理化问题。
文章
莫绍揆有幸成为了国际著名的数理逻辑大师贝尔奈斯的学生,接受他的悉心指导,研究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
文章
与工程
人工智能需要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碰撞,量子计算呼唤数学与工程的联姻,气候变化研究要求大气科学与经济学的对话。
文章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