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分类

类ADC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邱妙珍表示,该研究首次验证了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类ADC在CLDN18.2阳性胃癌中的临床价值,丰富了该靶点的治疗策略,其偶联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与微管蛋白抑制剂无交叉耐药性,为紫杉类化疗失败或传统方案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文章

作为全球首个正式发表的靶向CLDN18.2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类ADC临床研究,该研究虽处于早期阶段,但意义重大。
文章

效果

7月16日,《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徐瑞华领衔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团队一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靶向CLDN18.2的抗体偶联药物SHR-A1904(抗体偶联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
文章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邱妙珍表示,该研究首次验证了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类ADC在CLDN18.2阳性胃癌中的临床价值,丰富了该靶点的治疗策略,其偶联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与微管蛋白抑制剂无交叉耐药性,为紫杉类化疗失败或传统方案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文章

影响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邱妙珍表示,该研究首次验证了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类ADC在CLDN18.2阳性胃癌中的临床价值,丰富了该靶点的治疗策略,其偶联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与微管蛋白抑制剂无交叉耐药性,为紫杉类化疗失败或传统方案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