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引用


分类

评审者

一项针对4个开放获取出版物中18400篇论文的分析显示:若论文后续版本引用了评审者本人的研究成果,该评审者批准这篇稿件的可能性,会高于未被引用的评审者。
文章

分析发现,与未被引用的评审者相比,本人成果被引用的评审者在首轮评审后批准论文的概率更高。
文章

在400多份特殊评审案例中(即论文第一版未引用评审者成果,且评审者在意见中明确要求引用),若论文第二版补充了引用,92%的对应评审者会建议“批准”;
文章

近5000篇接受评审的论文引用了评审者的成果,约2300份评审意见中包含“要求引用评审者本人研究”的内容。
文章

自己

“评审者本可以推荐他人的研究,但他们可能因为最熟悉自己的成果,所以优先建议引用自己的论文。
文章

”费尔德不否认评审者会索要不合理的引用,但他指出,评审者推荐引用(包括引用自己的研究)有时是为了弥补论文中发现的问题。
文章

然而,主动要求作者引用自己研究的评审者,其“批准”论文的概率约为“拒绝”或“提出保留意见”概率的一半。
文章

引用

分析还显示,新手研究者引用的“非常规论文”更多,这意味着与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被引频次较低的研究成果。
文章

(1)排除撤回文章的引用:从2025年起,JIF分子(即被引次数)中不再包括对撤回文章的引用或来自撤回文章的引用
文章

审稿人

审稿人“潜规则”大起底:引用审稿人的文章会更容易过审吗?
文章

论文引用审稿人的文章后,该审稿人推荐“接收”或“小修后接收”的概率显著提高,优势比(OR)达到1.61(99.4%CI:1.16–2.2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