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医疗卫生


描述

医疗卫生是最具基础性的公共服务。
文章

分类

机构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村卫生室57.1万个、县级医院1.8万家、县级疾控中心2800多个,为群众提供日常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和社会安全网。
文章

《实施方案》将“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放在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凸显了强基工程的规划先行原则。
文章

在优化机构规划布局基础上,《实施方案》突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固定﹢流动”服务模式,并要求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完善县区医疗急救体系,确保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点,实现“服务全覆盖”。
文章

在医保方面,要求遴选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的病种,推进统筹地区内“同病同付”,完善不同层级机构差别化支付政策、支付比例向基层机构倾斜,并要求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相关政策;
文章

在投入方面,要求落实政府投入保障责任、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
文章

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人口增减分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进行布局调整和分类指导。
文章

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文章

《实施方案》以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为关键强化基层服务网络,以基层为重点统筹硬件设施与资源要素、协同相关制度和体制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保障优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群众就近就便享有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推动县区卫生健康一体均衡发展。
文章

三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保障优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文章

同时,《实施方案》把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各个机构的功能定位,细化了紧密型医联体内涵建设的具体要求,特别是以人员为核心的资源下沉、五大急诊急救中心建设和“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等任务,要求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县和县级市全覆盖,更加注重提升体系整体绩效。
文章

城镇化已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规模庞大,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要求,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面临压力。
文章

效果

为此,需要着力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前瞻研判、动态调整、提高质效、促进均衡,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有力支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章

影响

基层医疗卫生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和诉求紧密相关。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