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觉得自己有病?有时可能是“心病”
近日,“小伙1个月挂39个号”上了热搜,心理专家表示,疾病焦虑障碍并不少见
总是觉得自己有病?有时可能是“心病”
近日,“小伙1个月挂39个号”上了热搜,引起网友们的热议,也引起部分网友的共鸣。这名小伙最终被诊断为疑病症,又叫疾病焦虑障碍。
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或多或少出现过担忧焦虑,这种常见的健康焦虑和疾病焦虑障碍怎么区分?疾病焦虑障碍如何预防和干预?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程明进行了解答。
大四小伙患疾病焦虑障碍引网友共鸣
小杨是苏州一名大四学生,最近一个月挂了39个号,平均每天看病1.3次。第一次去医院时,小杨没有任何症状,只是突然想到患白血病去世的父亲,打算求个心安。结果,血常规检查的某个指标有点偏离了正常范围,从此,他开始反复求证自己有没有血液病。每次走出诊室,焦虑似乎平息了,但过不了几天又卷土重来。
小杨从高三那年就对身体变得格外关注。他先后怀疑自己患了胃癌、渐冻症、血液病等严重疾病,直到一位医生明确提示他到精神科看看。
在评论区,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网友对小杨表示同情,“不舒服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好受谁愿意天天去医院”;不少网友说,“网上查病,感冒都能变绝症”。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或家人与小杨“同病相怜”。比如网名“自此风生水起”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确诊疾病焦虑障碍的经历:“我不笑话别人,因为我曾经也一样,胸口痛挂呼吸科,腰痛挂骨科,胃不舒服看消化科,脖子痛去看甲状腺,头痛恶心、四肢无力挂了神经内科,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最后,神经内科医生建议我去看看精神心理科,确诊为疑病症,治了一年多。现在庆幸自己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心病’。”
敏感固执等可能增加焦虑障碍患病风险
疾病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度关注躯体健康、放大身体不适感,并容易将良性的身体症状误解为严重疾病的精神疾病,在精神疾病中较为常见。患者通常坚信自己患有某种躯体疾病,并在多次求医未发现具体问题后,可能被建议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很多人都害怕得病、担忧健康,那么,怎么区分正常的健康焦虑和疾病焦虑障碍呢?“其实没有本质区别,主要是程度的不同。”程明解释,区分正常的健康焦虑与疾病焦虑障碍的关键,在于焦虑的强度和持续性。一般的健康焦虑是人体的保护机制,让人识别危险,提高对疾病的敏感程度,早就医、早发现、早应对;但如果个体持续感到身体不适,即使经过检查未发现问题仍无法放心,并出现强烈的主观痛苦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则可能患有疾病焦虑障碍。
哪些人容易患上疾病焦虑障碍?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遗传因素、社会环境、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孤僻、敏感、固执、内向、过分关注自身、易受暗示的人格特征,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但并不是疾病焦虑障碍的直接成因。
最近,程明接诊了52岁的王女士,她这段时间总感觉呼吸急促,认为自己“活不长了”,经呼吸内科医生推荐到临床心理科。王女士自从20岁因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治疗后,身体有任何不适就要赶紧看医生。前段时间患流感总觉得呼吸急促,反复就诊没有发现问题,仍然情绪低落、睡眠差,无心工作。经过临床访谈和评估,王女士被诊断为疾病焦虑障碍。医生了解到,王女士的母亲曾被诊断为焦虑症,哥哥做事认真、追求完美,也害怕得病。她的家庭背景表明,她自幼在过度溺爱中成长,性格敏感、多疑、固执。成年后,她对自我身体状况的关注变得异常集中,轻微的不适也会引发极大的焦虑。王女士的遗传易感性和家庭教养模式,可能促进了她焦虑性格特质的形成。“但需要强调的是,焦虑障碍的形成是多因素的,并非仅由家庭背景决定。”程明说。
运动社交都可帮助走出焦虑怪圈
如何走出疾病焦虑怪圈?程明建议,如果焦虑没有严重影响到工作生活,可以通过运动、社交、正念冥想、训练理性思维、培养兴趣爱好等方法缓解焦虑。处于焦虑早期时,家人应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帮助,家人的主动关心、陪伴,耐心解答相关疑问,可以帮助缓解焦虑。运动是经过实证,最容易做到、最靠谱的缓解焦虑的方法。每天30分钟慢跑、练习瑜伽、打太极等,都有利于缓解焦虑。
如果排除了躯体疾病、明确诊断为疾病焦虑障碍,建议患者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专业的系统治疗。疾病焦虑障碍的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还有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心理治疗的初始阶段,或者当焦虑症状特别严重时。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通常可用于减轻疾病焦虑障碍的症状。最后,患者可能会从定期的心理教育和自我管理中受益,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焦虑障碍,并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学到的技能,来维持长期的症状缓解。患者应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合作,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