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认识这几个误区,让肠道更健康


速读: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肩负着营养全身、排泄废物的重任。 所以,“清宿便”和“排肠毒”是伪科学的概念。 肠鸣音是肠道蠕动的时候,肠管当中气体与液体随之流动,产生的一种断续的咕噜声,或者是气过水声。
2024-01-05 09:21:41 来源:健康中国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肩负着营养全身、排泄废物的重任。肠道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但生活中关于肠道健康的误区可不少。

目前,市面上很多商家推广“清宿便”“排肠毒”的广告,让不少人对人体有“宿便”的说法深信不疑,甚至认为“宿便”是万恶之源,经常使用泻药或灌肠药进行清肠。实际上,医学上并无“宿便”“排毒”之说,日常生活中大家也不需要定期清肠。

食物被人体摄入后通过消化作用,残渣的水分被吸收后,就开始聚集成形,从而凝固成粪便,最终排出体外。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存在“宿便”。这个过程通常需要24小时,便秘患者可能更久一点。

粪便主要包含水分、无机盐、脂肪以及无法消化的膳食纤维,并没有所谓的“毒素”。所以,“清宿便”和“排肠毒”是伪科学的概念。

定期清肠可能给肠道带来伤害,破坏正常的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如果灌肠操作不当,还会使肠道受到损伤,出现肠穿孔。

清肠类产品通常含有蒽醌类泻药,刚开始使用时似乎有点作用,因为大肠受到针扎般的刺激,让人总是想上厕所。但长期使用,会使大肠依赖上这种刺激,让自主排便变得困难。长期使用此类泻药,肠道还会长出黑斑,渐渐地,大肠变得粗糙、晦暗,最终导致结肠黑变病。类似的患者在医院消化内科很常见,在此提醒大家要理性对待清肠产品。

消化科门诊中,经常有患者咨询说,肚子里总是咕噜咕噜响,是不是说明肠道动力强劲。医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来形容这种状况,那就是肠鸣音。

肠鸣音是肠道蠕动的时候,肠管当中气体与液体随之流动,产生的一种断续的咕噜声,或者是气过水声。其实,每个人都有肠鸣音,正常肠鸣音的频率是每分钟3~4次。当肠道的活动增强时,就能听到肠鸣音。但是,一旦出现肠鸣音高亢或者肠鸣音频繁,我们就需要警惕肠道疾病。

如果肠鸣音出现的次数比较多且响亮、高亢,甚至是金属声或者铃铛声,并伴随着间歇性腹痛、腹胀等问题,就很有可能是机械性肠梗阻。

肠道肿瘤、肠扭转、肠套叠、肠粘连都能带来肠梗阻。这时,由于肠腔扩大、积气增多,肠壁被胀大变薄,就产生了高亢的肠鸣音。如果肠鸣音频繁但不是特别高亢,就需要结合排便情况,排查消化道出血、急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问题。

注意高纤维膳食

在饮食方面,注意低脂饮食,高纤维膳食,平常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高纤维膳食有助于加快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致癌物与肠道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此外,高纤维膳食还可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是影响肠道健康的重要原因,这种联系被称为“脑―肠轴”。我们完全可以从字面来理解“脑―肠轴”的含义,即大脑与胃肠道之间存在一条“轴线”,使二者之间得以完成信息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脑―肠轴”对我们的影响很常见:极度饥饿时,人会变得暴躁、敏感;愤怒、忧郁时,我们便会茶饭不思,甚至出现呕吐。由此可见,“脑―肠轴”是一个双向、复杂的神经网络。学会调整心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会让我们在保持肠道健康方面事半功倍。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饮食,拒绝夜宵,留给肠道充足的休息时间。

・增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坐,让你的肠道也“动起来”。

・戒烟限酒,别让酒精损伤肠道黏膜。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和“便秘”说再见。

・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定期体检,重视胃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主题:肠道|肠鸣音|高纤维膳食|“宿便”|“排肠毒”|“清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