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打造“泉城扁鹊堂”特色康养品牌

{"id":"504151","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河北邢台:打造“泉城扁鹊堂”特色康养品牌","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7-08 17:03:23","condition":"来源: 健康报网 ","thumb": "image/20250708151413_38852.jpg"}
河北省邢台市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扁鹊的生前封地、行医圣地和逝后安息之地。今年以来,邢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将“扁鹊康养”作为“文化兴市”战略之一,以推进“中医生活化”为目标,在全市设置40家“泉城扁鹊堂”,让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如今,“下楼既把脉,转角遇良医”成为当地群众的健康新日常,“泉城扁鹊堂”也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邢台市康养品牌。
河北省邢台市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扁鹊的生前封地、行医圣地和逝后安息之地。今年以来,邢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将“扁鹊康养”作为“文化兴市”战略之一,以推进“中医生活化”为目标,在全市设置40家“泉城扁鹊堂”,让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如今,“下楼既把脉,转角遇良医”成为当地群众的健康新日常,“泉城扁鹊堂”也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邢台市康养品牌。
加强引领规划,优化资源配置
科学布局,健全服务网络。邢台市将“泉城扁鹊堂”建设纳入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以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为主体,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人口密度等方面综合考量,在每个乡镇(街道)建设至少1家“泉城扁鹊堂”,统一门牌标识、统一功能布局、统一运营标准,将之打造成为中医药文化宣传地、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地和中医药健康体验网红打卡地,使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多元提质,完善基础建设。邢台市制定“泉城扁鹊堂”建设规范和建设实施办法,出台支持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发展的25条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技术、设备、人才等各类资源向“泉城扁鹊堂”聚集,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泉城扁鹊堂”设置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等中医科室,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配备中药定向药透仪、红外线灸疗机、电子针灸仪、智能健康镜等诊疗和康复设备。
挖掘优势,发展泉城特色。邢台市成立“扁鹊文化推广中心”“扁鹊康养指导中心”,指导“泉城扁鹊堂”进行经典名方改良、非遗技法传承、特色疗法创新等,系统性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针灸推拿、膏方调理、药浴养生等特色项目,打造“一店一专长、一堂一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例如,襄都区西门里街道“泉城扁鹊堂”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特色,信都区南大郭镇“泉城扁鹊堂”主要开展正骨、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疾病等。
统筹整合资源,激活内生动力
通力协作,加强政策保障。该市医保、卫生健康、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实施相关专项政策,加大医保支持力度。慢病患者在“泉城扁鹊堂”应用纯中药治疗等6项中医特色诊疗时,门诊慢病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12岁以下、70岁及以上居民在“泉城扁鹊堂”门诊共济额度分别增加500元、1100元。
构筑平台,强化技术支持。邢台市整合市、县两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组建“泉城扁鹊医疗集团”,建立医疗合作平台、扁鹊文化推广平台等“八大平台”。依托“八大平台”,“泉城扁鹊堂”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开展“1+N”结对合作,实现人员、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