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大学教师的时间管理
精选
已有 151 次阅读
2024-12-22 19:13
| 个人分类: 时间管理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你们大学教师不用坐班,还有寒暑假,是不是每周只要上几节课就行了?”和社会人士寒暄,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反过来,我们也经常听到大学教师抱怨工作压力大。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条分缕析。
任务多而杂,时间碎片化
大学教师最基 本的工作是授课。这不仅仅需要进课堂讲课,还需要备课。基本上,新开一门课,需要花一个学期备课;即使一门课已经上过很多回,每次课前还要花几十分钟备课。上完课还需要批作业,期末要批考卷、登分。
大学教师还需要做科研,这同样不能停留在字面含义。做科研需要前期的准备工作或者说条件配备,比如搭建仪器、联系合作方、调研文献、申请科研项目;需要在当中费神费力地开展具体的研究;需要在后期撰写科研论文和结题报告。往往,很难取得立竿见领的结果。
大学教师的第三项重要任务是指导研究生。这可不是名义上的指导,而要很大的付出,包括给研究生指定科研方向、想科研点子、每周指导科研、修改学生的科研论文、指导学生参加中期考核和预答辩等。研究生做科研往往“不对路”,也很难得到有价值的结果;还有的研究生做着做着就灰心丧气,导师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哄学生。
帮学生论文也相当耗时。研究生写的论文稿往往很糟糕,“根本不能用”。导师需要花很多时间修改研究生的论文。特别是当课题组有多位研究生、导师的科技写作能力不太强、时间又有限的情况下。
事实上,以上介绍的,只是最基本的任务。大学教师还有很多延伸出去的事,也消耗大量时间。比如,为了做好教学,就需要参加教师培训班、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并做教改课题;在“教学”的范畴扩大的情况下,还需要指导本科生做科创项目、参加学科竞赛。为了能够申请到科研项目,就需要做好平时的“铺垫”,多到一些学术会议“混个脸熟”。为了招研究生,就需要进本科生的班会去宣传发动、去考研夏令营宣讲,还需要参加保研、考研面试;在研究生进校后,还需要去宣讲和面谈。
继续延伸出去,有更多的杂事,比如帮学术期刊审稿、评阅别的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做研究生论文答辩的评审专家。这些事并不是工作合同和年终计算“工分”的体系中要求的,且做多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但是,为了活跃在学术界,很多大学教师还是把时间花在这些事情上面。
举个例子:有很多学术期刊邀请我审稿。我感到审稿是学术界人士的责任,也是期刊编辑看得起我的表现,还给我带来一种当“判官”的感觉。于是,以前每当收到审稿邀请,我都尽快审完发给编辑,甚至一年审了200多篇稿子,这增加了我的时间压力。学术界很多人也是这样,虽然每年不至于审那么多篇稿子,但是面对编辑,不好意思拒审,因为他们也需要在这些期刊发表论文。
除了这些延伸出去的事情,大学院系内部还有很多服务型的工作,比如大学教师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参加本科招生宣传;担任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成员等。大学教师还会面对各类社会服务工作,比如咨政服务、为报刊写稿、接受媒体采访等等。
有的大学教师还承担了行政管理工作,这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的任务。比如,一位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在九月开学前后,看望刚进校的新生、正在参加军训的二年级学生;给新生进行选课指导,召开他负责招生省份的新生座谈会;参加本系开学典礼;参加集体备课和其他会议;安排思政大课;整理各种文书报告。
你可以想象,很多大学教师的日程安排表上都“预定”了很多事情,比如参加集体备课、参加招生面试等。完成一件事,就把这件事从日程安排表上的删除,但是有时候会有一种“效果不明显”“什么都没干”的感觉。而且,时间碎片化,很难集中精力干一件事。
矛盾如何解?
搞清楚大学教师的时间去哪里(即大学教师的任务有哪几项)之后,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些任务究竟涉及哪几种能力?
大学教师日常工作涉及最多的四个功能是听、说、读、写。
听 :在面试保研学生时听对方的陈述;听自己的研究生汇报科研进展;在各种工作会议上听领导和同事讨论工作;听同行作学术报告;在外省市招生宣传时听考生和家长说话。
说 :讲课;作报告;给研究生布置科研任务、和研究生讨论;在各种会议上参与讨论。
读 :读教材;读学术专著和文献;读研究生的科研论文;读学生的课程论文;审读期刊编辑发过来的稿件。
写 :写各类项目申报书;帮研究生修改论文;亲自写论文;写调研报告;写课程论文评语;写审稿意见;作为中层干部写行政文书。
综合上述分析,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输入”是前提,“输出”是能带来结果的行动。
但实际上,大学教师并不仅仅靠听、说、读、写就能生存。还需要强调“想”和“做”。
想 :构思自己申请科研项目的点子;帮研究生构思科研点子;当从事行政工作时,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行政工作。
做 :自己亲自做实验;从事工程、会务、行政管理等工作。
时间管理也非常重要。而要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非常困难。往往是到自己年长了,才慢慢悟到一些方法。
举个例子:以前我一早到了办公室,看到电子邮箱里有编辑的审稿邀请,就马上审稿——我不想让我的电子邮箱堆积太多没能处理的邮件。集中精力审稿完毕,感到很疲惫,上午很难再集中精力修改我自己的论文。并且,我很快审完一篇稿子后,编辑马上又发来一篇稿子,这是我疲于奔命。后来,我利用别的空隙时间审稿,并开始拒审一些稿子。
面对时间的掣肘,大学教师往往选择自己的方式。
方式一是让别人去代劳。差旅报销、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参观接待,都让研究生去做;甚至审稿、写科研项目申请书,都让研究生代劳。
方式二是撒手不管,表现在认为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自己的“作品”,导师对此不愿意花时间修改。
方式三是学会拒绝,即拒绝参加和核心的工作关系不大的事情,拒绝审稿,拒绝参加系内服务。
方式四是按部就班。举个例子:我的妻子是物理教授。她有近十位研究生。有的学生的论文稿在英语写作上还行,但在学术上还欠火候;也有的论文稿两者都不行。她只能把学生的论文“排队”,依次修改。
实际的应对方式往往不是简单的,而是“组合”的——总体按部就班,也会适当拒绝他人,找别人分担一部分工作,并在某些事情上适当放手。
当然,也要把握好时间管理的“秘诀”,比如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赶在时间的前面、要学会同时做几件事情、要掌握自己工作的效率最高的时间等等 。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65528.html
上一篇: 生活中的“可以”与“不可以”:界限模糊与判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