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智能文明建立在人机协同基础之上
精选
已有 556 次阅读
2025-11-16 07:40
| 个人分类: 2025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农业文明以人为主,工业文明以机为核,智能文明以人机为基础。当前,中国正在同时进行双转换进程,一是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二是工业文明转向智能文明。当前,我们正在经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的“双转换”进程,这一转型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应对全球竞争与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选择。
智能文明建立在人机协同基础之上,随着智能化的提高,机器智能从赋能转向部分赋权。
智能社会中人机关系的演进正经历从“工具性赋能”到“结构性赋权”的范式转换。这一转变不仅重构了技术应用的边界,更深刻影响着社会权力结构与人类主体性。基于当前技术发展与社会实践,其转型特征、挑战及应对路径可概括如下:
一、赋能到赋权的转型特征
1. 能力层面向决策权的跃迁
传统赋能聚焦于提升人类处理信息的效率(如智能助手辅助数据分析),而赋权则赋予机器在特定场景下的自主决策权。例如,自动驾驶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自主选择避险路径,医疗AI辅助诊断系统可基于患者数据提出治疗方案建议。这种转变使机器从“执行者”升级为“协作者”,甚至部分场景中的“主导者”。
2. 交互逻辑的深层变革
赋能阶段的人机关系以“人主导-机辅助”为主,如工业机器人按预设程序执行装配任务;赋权阶段则形成“人机共治”模式,如城市治理中AI系统实时优化交通调度,同时接受人类监督干预。这种交互需要建立新型信任机制与责任划分框架。
3. 权力结构的动态重构
赋权推动权力从“中心化”向“分布式”转移。例如,生成式AI在内容创作中赋予普通用户生产工具,打破专业机构垄断;智能政务系统通过数据共享赋予公民更直接的公共服务参与权。但这也引发“算法权力”与“人类主权”的张力。
二、赋权实践中的核心挑战
1. 责任归属的模糊性
当机器自主决策导致负面后果(如自动驾驶事故、AI误诊),责任划分面临法律与伦理困境。现有法律框架多基于“人类中心主义”,难以界定算法黑箱中的责任主体。
2. 控制权与自主性的平衡
难题过度赋权可能导致人类主体性弱化,如教育场景中AI过度主导学习路径可能抑制学生创造力;而赋权不足则限制技术潜力,如智能工厂中机器人因权限限制无法自主调整生产参数。
3. 价值对齐的复杂性
机器决策需在效率与伦理间取得平衡。例如,金融AI追求收益最大化可能忽视风险管控,需通过价值观对齐技术(如公平性约束算法)确保决策符合人类社会规范。
4. 社会结构的适应性压力
赋权加速职业重构,传统岗位面临“机器替代+新岗位创造”的双重冲击。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全球30%的工作可能受AI影响,需通过技能再培训与社会保障体系应对。
三、人机协同赋权的实现路径
1. 构建动态赋权框架
分级赋权机制:根据场景风险等级划分机器权限,如医疗领域低风险诊断可全权委托AI,高风险手术则保留人类最终决策权。
可解释性增强:开发可视化决策追踪系统,使人类能理解并干预AI决策过程(如金融监管中的算法审计)。
2. 完善伦理与制度约束
算法审计制度:建立第三方机构对关键领域AI系统进行伦理合规性审查,确保赋权不违背社会基本价值。
人机权责清单:明确不同场景中人与机器的权力边界,如自动驾驶L4级以下系统需强制设置人工接管机制。
3. 强化人类主体性保障
认知能力升级:通过“AI素养教育”培养人类与智能体协同的元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复杂决策判断等。
情感交互设计:在服务型AI中嵌入共情模块,使机器能感知并尊重人类情感需求,避免工具理性泛化。
4. 技术创新与治理协同
联邦学习技术:在数据隐私保护前提下实现多方协同训练,平衡数据利用与赋权安全。
韧性治理体系:建立AI系统失效的快速回滚机制与应急响应预案,如电网智能调度系统需保留人工干预通道。
四、典型案例分析
1. 医疗领域的赋权实践
某医院部署的AI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分级赋权实现:初级筛查由AI全权处理,复杂病例则进入“AI建议-医生复核”模式。该系统上线后诊断准确率提升12%,同时建立医疗责任追溯区块链系统,确保权责明晰。
2. 教育场景的平衡探索
上海某中学引入AI个性化学习平台时,采用“动态权限调节”机制:系统根据学生知识掌握度自动调整习题难度,但每月保留一次教师手动重置权限,防止算法固化学生思维路径。
3. 城市治理的赋权实验
某“城市大脑”在交通管理中实施“影子模式”赋权:AI信号控制系统与交警指挥中心并行运行,通过实时数据对比动态调整权限,使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23%的同时保持决策可控性。
人机协同赋权本质上是技术理性与人类价值的再平衡过程。未来需在三个维度持续突破:技术上发展可信赖的自主系统,制度上构建敏捷的治理框架,文化上培育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机器增强人类能力”而非“人类沦为技术附庸”的文明愿景。正如《人机融合:超越人工智能》一书中所言:“我们将赋予机器的每一份权力,最终都应服务于人类更自由地成为自己。”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510382.html
上一篇: 人类并非数学公式中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