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谈教育问题
谈教育问题
精选
已有 4166 次阅读
2024-7-2 08:53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教育分为家庭(占比50-60%),学校(占比30%左右),社会(占比10-20%)。窄意把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
一个人的一生,前20几年是家庭,学校教育为主,参加工作到晚年大都是接受社会教育。人的三观是在成年时确立的。因此家庭和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本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是否善良,诚实,心理是否积极健康与原生家庭关系密切。性格即命运。
现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根源不全在于学校。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 当然学校教育也负有不可忽视的责任。社会的引导作用更是起到引领社会风气,决定人际关系的作用。应试教育决定学校,学校影响家庭,家庭影响学生,学生走向社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里受宠,养成唯我独大的性格,家长把考上名牌大学,出国深造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做人的教育,那么孩子在学校接受的只是知识文化教育,对健全的人格成长是有缺陷的。从这一点上说,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
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高考看的那么重?这与教育导向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全社会都把应试作为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学而优则仕成为教育的“共识”,那么内卷不可避免。人口众多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矛盾就不可化解。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成为自立自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以学历身份论成败。
前面说过人的三观是在成年时形成的,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一旦定型,学校教育改变不了。但社会教育可以让其改变。
教其做人远比教其知识重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440591.html
上一篇: 行政治校是制约高校发展的桎梏 下一篇: 博文浏览量突破7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