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网—为什么现在很多研究生都害怕组会?


速读:研究生组会通常是指课题组的成员,包括导师与学生,聚集在一起,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了解项目或者学生的科研进展的会议。 如果自己恰好又是那个进度比较慢,且没有什么进展的,这样一对比心理的落差就很大。 当时是多么的羡慕有开组会的课题组。 总之,作为研究生应该正视组会,明白组会的作用就是帮助解决科研的困难,提高自己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容易克服组会的恐惧。 研究生组会是按照固定的频率召开,比如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等。
为什么现在很多研究生都害怕组会?

精选

已有 6734 次阅读

2024-11-19 10:50

| 个人分类: 科学网置顶博文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研究生组会通常是指课题组的成员,包括导师与学生,聚集在一起,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了解项目或者学生的科研进展的会议。

通常都是以学生进行PPT汇报为主,老师点评为辅。 研究生组会是按照固定的频率召开,比如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等,不同的课题组情况不同。

研究生组会有积极的意义,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可以了解学生的科研进度,把握科研方向,为学生及时解决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锻炼自己的表达与沟通的能力,遇到问题还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

以我读研读博的经历来说,我根本就不害怕开组会。因为在我的整个读研读博的生涯中,压根就没有组会,遇到问题就自己去找导师,但导师又特别忙,所以基本上就很少找。

导致的后果,就是自己在不断的摸索,在不断的失误的过程中成长,走过了很多弯路。当时是多么的羡慕有开组会的课题组。

现在作为导师,也会给学生开组会,频率为两周一次,每次组会的时长控制在90分钟左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科研进展。

不过常年混迹网络,发现现在很多研究生都特别害怕开组会?我认为可能的有以下原因:

第一,科研无进展,害怕被批评。 由于读研的并不是热爱科研,而是跟风或者延迟就业,平时喜欢或者习惯摸鱼划水,导致在科研上没有任何进展,要在组会上汇报,然而却没有东西可汇报。这时候可能害怕被导师批评。

第二,性格原因不喜欢交流。 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并不太喜欢在公开场合与人交流。而每周一次的组会都要准备PPT,然后进行汇报。对于这类学生从心理上就比较排斥,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我也不喜欢交流,然而,我比较幸运的是,我在整个学生阶段就没有组会。

第三,容易产生失落感。 在组会中基本上所有的同门都会进行汇报,哪个同门做得好,取得了哪些进展,在汇报的时候一目了然。如果自己恰好又是那个进度比较慢,且没有什么进展的,这样一对比心理的落差就很大。毕竟很多不愉快都是与身边的人的对比产生的,而组会恰好提供了平台。

第四,冗长的组会,让人厌烦。 有些课题组的组会一开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从早到晚。除了自己汇报的那点时间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听同门汇报。更难受的是同门汇报的内容,自己还不太懂,硬生生要坐在那里几个小时,无论是谁,都不会喜欢的。

第五,害怕被嘲笑 。曾经的自己算是天子娇子,过五关斩六将,才顺利上岸。从小到大都是一切顺风深水,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是让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在读研过程中,科研工作进展缓慢,遇到困难,让自己的自尊心受挫,却需要在组会上展示自己的不足,害怕被同门嘲笑。

总之,作为研究生应该正视组会,明白组会的作用就是帮助解决科研的困难,提高自己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容易克服组会的恐惧。

更多精彩见本人微信公众号,按三秒识别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忆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460701.html

上一篇: 你的研究生生涯是这样度过的吗? 下一篇: 具有这些特点的研究生,导师不喜欢

主题:研究生组会|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