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万寿菊:花坛黄金战士与大宝藏

精选
已有 6044 次阅读
2025-6-30 21:56
|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清晨步入校园,花坛边一簇簇金灿灿、橘艳艳的花朵在阳光下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你微笑 ——这便是我们熟悉的 万寿菊 了。可你知道吗?这位校园里的“老熟人”,不仅装扮了我们的春夏,更是一位身怀绝技的“ 黄金战士 ”,默默守护着健康与自然的和谐。
一、 漂洋过海的 “黄金客”
万寿菊的老家远在热情的墨西哥,是菊科家族里一年生的 “阳光少年”。明朝时,它随着航海家的船帆,乘风破浪抵达中国,从此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繁衍。如今,从北国到南疆,处处可见它挺拔的身影。它天生喜爱温暖与阳光,春天播种,便能用那饱满鲜艳的花朵,从夏天一直灿烂到深秋,用超长的“花期耐力赛”装点着我们的花坛与庭院。
二、花叶根里的 “小药箱”
别小看这灿烂的花朵,在古老智慧的中医宝库中,万寿菊可是登记在册的重要成员!《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这些权威的 “中药户口本”里,都郑重记录着它的大名。中医智慧发现,它的花、叶甚至根部,都藏着祛风除湿、止咳化痰的良方。想象一下,古人也许就用这身边常见的花朵熬煮汤药,缓解不适,这是多么贴近生活的智慧啊!
三、花朵里的 “黄金秘方”
现代科学家们用精密仪器探秘,终于揭开了万寿菊璀璨外表下的神奇配方:它的花瓣中富含珍贵的 天然叶黄素 (一种超级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让花朵呈现金黄的 “颜料”)、矢车菊贰、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宝藏成分。尤其是叶黄素,被称为“眼黄金”,是守护我们明亮视力的重要小卫士!正因如此,万寿菊成了当今世界提取天然叶黄素最核心的“绿色原料工厂”,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四、花朵的 “华丽变身记”
当人们用科学方法,小心翼翼地从万寿菊花瓣中提取出色素,一场神奇的 “变身”便开始了:
● 色泽魔法师: 提取出的天然色素拥有太阳般饱满的金黄至橘红色泽,极其鲜艳夺目。
● 着色大力士: 一点点色素就能让食物或物品焕发亮丽光彩,着色能力超强。
● 安全小天使: 它来自天然花朵,比许多人工合成色素更温和、更安全。
于是,这位 “黄金战士”悄然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食品王国: 为饮料、糖果、糕点、冰淇淋穿上诱人的金黄外衣(如某些橙味饮料、蛋黄派)。
● 医药天地: 成为药丸糖衣、保健品的天然着色选择,更直接作为叶黄素补充剂的原料,守护眼睛健康。
● 美丽魔法: 添加在口红、胭脂、眼影中,带来自然亮丽的妆容。
● 牧场帮手: 加入饲料,让蛋黄颜色更诱人,提升禽蛋品质。
五、自然界的 “守护勇士”
万寿菊的 “超能力”还不止于此!它还是朴实的“植物医生”。其根部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如同天然的驱虫警报,能有效驱离土壤中的害虫(如根结线虫),保护它自己,也默默守护着周围蔬菜瓜果的健康,减少农药使用。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赋予的奇妙共生智慧吗?
小实验:身边的万寿菊探秘
1.寻找“黄金战士”: 和同学们一起,在校园、公园、小区花坛里寻找万寿菊的身影。观察它的叶子形状(对生的羽状复叶,边缘有小锯齿)和花朵结构(外围是舌状花瓣,中间是管状小花)。
2.色彩魔法师: 采摘几片新鲜花瓣(请老师或园丁叔叔同意哦),放入小玻璃杯中,倒入温水浸泡。观察水的颜色变化!你能看到迷人的金黄色慢慢析出吗?这就是天然色素在水中溶解的奇妙过程。
3.小小记录员: 记录你观察到的万寿菊开花时间,看看它是否真的如文中所说能开很久?
阳光下的万寿菊,以平凡之姿装点世界,又以不凡之身守护健康、创造价值。它从古老药典中走来,在现代科技中焕发新生,更在自然生态中默默奉献。下一次当你路过花坛,不妨驻足片刻,仔细端详这明媚的 “黄金战士”。每一片灿烂的花瓣,都在诉说着植物王国里蕴藏的无限智慧与慷慨馈赠。大地上的每一株小草,每一朵野花,或许都藏着未被发现的秘密与价值,只待我们怀揣好奇之心,俯身探索,倾听自然那低语千年的故事。
《中药大辞典》:万寿菊
【拼音注音】 Wàn Shòu Jú
【别名】 臭芙蓉(《植物名实图考》),金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黄菊、红花、柏花、里苦艾(《广西药植名录》),蜂窝菊、金花菊、金鸡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
【来源】 为菊科植物万寿菊的花序。夏、秋间采摘。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有栽培。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粗壮直立,高约 60 匣米,全体揉之有腐败气味。叶对生,羽状深裂,裂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长 1.2 ~ 2.5 厘米,边缘有锯齿,近边缘有数枚大腺体,有些裂片的先端或齿端有一长芒。头状花序单生,黄色至橙色,直径 5 ~ 10 厘米;花序柄粗壮;总苞钟状,齿延长;舌状花多数,有长柄,外列舌片向外反卷。瘦果线形,冠以 1 ~ 2 枚长芒状和 2 ~ 3 枚短而钝的鳞片。花期秋、冬。本植物的叶(万寿菊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性凉,味苦微辛。 "
【功能主治】 平肝清热,祛风,化痰。治头晕目眩,风火眼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百日咳,乳痈,痄腮。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祛风降火,化痰止咳。 " ②《南宁市药物志》: " 平肝清热。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 " ③《广西药植名录》: " 补血,通经,祛瘀生新。 " ④治风火眼痛,眼目昏暗,感冒咳嗽。熏洗产后子宫脱出。(四川)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 1 ~ 3 钱。 外用: 煎水熏洗。
【复方】 ①治百日咳:蜂窝菊 15 朵。煎水兑红糖服。 ②治气管炎:鲜蜂窝菊一两,水朝阳三钱,紫菀二钱。水煎服。③治腮腺炎,乳腺炎:蜂窝菊、重楼、银花共研末,酸醋调匀外敷患部。④治牙痛、目痛:蜂窝菊五钱。水煎服。(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寿菊
【拼音注音】 Wàn Shòu Jú
【别名】 蜂窝菊、金盏菊、臭菊花、臭芙蓉、芙蓉花 。
【来源】 菊科万寿菊属植物万寿菊 Tagetes erecta L. ,以花和根入药。秋冬采花,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花: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3 ~ 5 钱。外用适量,花研粉,醋调匀搽患处。鲜根捣烂敷患处。
——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 : 万寿菊花
【拼音注音】 Wàn Shòu Jú Hu ā
【别名】 臭芙蓉、金菊、黄菊、红花、柏花、里苦艾、蜂窝菊、金花菊、金鸡菊
【英文名】 Flower of Aztec Marigold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
【来源】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万寿菊的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Tagetes erecta L.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花,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1.生态环境: 生于向阳温暖湿润环境。 2.资源分布: 分布于全国各地 ( 栽培 ) ,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原产墨西哥。
【原形态】 万寿菊,一年生草本,高 50-150cm 。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对生;叶片羽状深裂,长 5-10cm ,宽 4-8cm ,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 5-8cm ,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 1.8-2cm ,宽 1-1.5cm ,杯状,先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 2.9cm ,舌片倒卵表,长达 1.4cm ,长约 9mm ,先端具 5 齿裂。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 8-11mm 被短微毛;冠毛有 1-2 个长芒和 2-3 个短而钝的鳞片。花期 7-9 月。
【栽培】 1.气候土壤 :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向阳处生长较好。 2.种植: 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在 3-4 月播种。播前深翻土地,敲细整平,开 1.3 米宽的畦,按行株距各 33cm 开穴,深 7cm ,施人畜粪水。每亩用种子 1 斤,与草木灰、人畜粪水拌匀,撒在穴里。当苗高 13-17cm 时移栽。 结合中耕除草、追肥。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第 2 次中除、追肥在冬季培土前进行。
【化学成分】 本品含万寿菊素 (patuletin) ,槲皮万寿菊素 (quercetagetin) ,万帮菊甙 (patulitrin) ,槲皮万寿菊甙 (quercetagitrin) ,α - 三联噻吩 ( α -terthienyl) ,Z- 罗勒烯酮 (Z-ocimenone) , E- 罗勒烯酮 (E-locimenone) ,柠檬烯 (limonene) ,β丁香烯 ( β -caryophyllene) ,万寿菊酮 (tagetone) ,辣薄荷酮 (piperitone) 和辣薄荷烯酮 (piperitenone) 。花中含万寿菊素及其甙和槲皮万寿菊素,土木香脑 (helenine) ,堆心菊素 (helenien) ,玉红色素 (rubichrome) ,堇黄质 (violaxanthin) 等色素及别万寿菊素 (allopauletin) 。根中含α - 三联噻吩。须根含 5-(4- 乙酰氧基 -1- 丁炔基 )-2 , 2- 联噻吩 [5-(4-acetoxy-1-butynyl)-2-2-bithiophene] , 5-(1- 丁烯基 )-2 , 2- 联噻吩 [5-(1-buten-1-yl)-2,2-bithiophene] ,异兰草素 (isoeuparin) 。
【药理作用】 花有香味,可作芳香剂;以前曾用作抑菌、镇静、解痉剂。其同属植物 Tagetesminuta ( T.glanduliflora )含挥发油,有镇静、降压、扩张支气管、解痉及抗炎作用。
【性味】 味苦;性凉 。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主风热感冒;咳嗽;百日咳;痢疾;腮腺炎;乳痈;疖肿;牙痛;口腔炎;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 9-15g ;或研末。 外用: 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1.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降火,化痰止咳。 2. 《南宁市药物志》:平肝清热。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 3. 《广西药植名录》:补血,通经,祛瘀生新。 4. 治风火眼痛,眼目昏暗,感冒咳嗽。熏洗产后子宫脱出。
——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 : 万寿菊叶
【拼音注音】 Wàn Shòu Jú Yè
【出处】 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
【来源】 菊科植物万寿菊的叶片,夏、秋采,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 " 万寿菊 " 条。
【化学成分】 含山柰甙。
【性味】 《南宁市药物志》: " 甘,寒,有臭气。 "
【功能主治】 《南宁市药物志》: " 治痈、疮、疳、疔,无名肿毒。 "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 1.5 ~ 3 钱。 外用: 捣敷或煎水洗。
—— 摘录《中药大辞典》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永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491842.html
上一篇: 日照金山,见者好运 下一篇: 猬实:会开花的“小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