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大学教师科学研究要为本科教育服务
精选
已有 5032 次阅读
2024-12-2 07:46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大学教师科学研究要为本科教育服务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大学教师为什么要做科学研究?2019年4月16日科学网”。文中陈述了5点理由,其中4条涉及大学教育话题。然而,大学教师究竟该如何在本科生教育过程中体现科学研究的经历、知识与风范也许是一个复杂的见仁见智话题。
记得媒体曾经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为一位课堂教学不错但没有科研成果的讲师即将退休也不能晋升副教授鸣不平,校方做出了合理合规的解释,认为大学教师晋升副教授必须要有科研成果。我揣测,这位教学好的讲师也许可以将教材知识较好地传授给依然沉迷于应试教学模式的大学生,然而却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适度传授一点学问知识。当年来自北京大学的物理老师蒋智先生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强调不要简单地接受来自教材上的知识,教导我们要“多思”,以至于课下我们班同学给他起了一个 “多思老师”雅号,彰显了名牌大学基础课程教师的科学风范。我们有的学生似乎还不太具备鉴别学问高深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课堂教学方式的能力。这也是名牌大学本科教育与普通大学之间的主要差别。因为,名牌或重点大学教师,包括基础课教师普遍都会做科学研究。例如我的另一位数学老师李锦才教授和物理老师张国雄教授(我俩合作发表过两篇学术论文)等《刘庆生,感恩学术路上多位前辈师长,2018年8月10日科学网》。我们学校数学与物理学院已经拥有数学学科一级博士点,每年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因此,这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相互交融,大大提高了学校本科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在我的大学教师经历中,深切体会到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经历对于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育,两方面都是展示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经历与成果的主战场,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正如哈佛大学校长说:“大学生在本科期间课堂外收获的知识
应该大于课堂内 ”就充分反应了这一大学教育理念。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暑期研究经历计划—— Princeton 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 PSURE ) ” 与麻省理工学院 “ 的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 ——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me(UROP) ”以及我国许多大学设置的本科生创新项目及相关比赛都需要高水平和具有社会责任感教授的指导,不做科学研究的大学教师显然无法胜任。
中国地质大学有多个现场教学实习站,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实习站,还有北戴河,湖北秭归三个以地质学科为主的实习站。在这些实习站参与指导学生实习的老师主要为两类:一类基本上不做科学研究的纯教学教师,例如基本不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不发表学术论文。他们是实习站的“常客”,年复一年地给学生讲解实习点的地质信息,例如地层,岩性及构造,所以对实习站的地质信息非常熟悉,可以信手拈来。然而,另一类科学研究做得好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在同样的实习点时会不仅给学生介绍基本的地质现象,常常还会结合科学研究实际给学生介绍这些地质现象产生的机制与机理。地质学是一门具有不确定属性的学科,目前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地质现象可能具有多种形成机制解释,这就需要科学研究经历与相应成果与时俱进地向学生传授,这样的教师还会在指导过程不经意地启蒙学生的科学思维。
显然,这种情况同样也会发生在课堂教学上。那种只会传授教材知识的教师由于年复一年地重复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内容,加上也许口才较好,对那些依然延续高中应试教育学生(大学本科四年俗称为高四至高七)很适应这种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最后考试依然以客观题型为主。这也许是为什么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会对那位不做科学研究,没有科研成果讲师退休时不能晋升副教授鸣不平的原因。科学研究经历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简单传授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还会围绕基本知识旁征博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 英国思想家怀特海认为大学教育的最大作用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科学研究经历与行为就是不断提升与丰富想象力的过程。 我们回顾一些影响我们的一生的著名学者的课堂教学风采。然而,不做科学研究教师就只会传授教材知识,尽管这类教师如果重复教学一门课程多次后基本内容烂熟于心中,属于讲课“高手”会被一些学生追捧。然而,多年后学生们常常怀念大学时光的还是那些学者型的大学教师,因为他们课堂教学中一些美好瞬间会在学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目前任教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就谈到他本科学习的体会时就提到一位老师:“老师,就我现在能记起来的,大学期间好像你是唯一一个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要读文献,要与外界联系,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等思想的老师。我现在还记得,你说的几种获得信息的方式,读专著,读论文,开会,以及开会期间与同行多交流,还有直接参观访问实验室,其中最后两个是最快捷的获取信息手段。”我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个学期的“高年资教师岗位”教学实践中也切身感受到大学生还是渴望科学研究经历丰富教师的教学,课后两个学生先后给我来信,谈了对我教学的认识与体会:“知识是学到的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一种态度。我很喜欢老师的笑容,不仅仅是因为亲和力,而是觉得看到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另一位学生在来信中说:“感谢您这段时间来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以及对我们科研小组的耐心指导。听您的课除了专业知识,亦获益良多,在我心中,您是位儒雅博学,又十分好学的令人尊敬的长者,在心里偷偷的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有您的一点风范”《刘庆生,在中山大学发挥余热,2016年11月21日科学网》。
因此,希望我们的大学教师要重视科学研究,尤其现在年轻教师一般都拥有博士学位,有的还有海外博士后科学研究经历,要学会将这些宝贵学术经历运用到大学本科教育中,让我们的莘莘学子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分享您的学术经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德无量的好事。
2024 年12月2日提交科学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462546.html
上一篇: 吴信才——大学教授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楷模 下一篇: 学术会议的“虎头蛇尾”现象
主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