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网—桂林理工大学周焕福/黄芳仪/刘彦君:应用于X波段的低损耗、温度稳定型Y 3 MgAl 3 GeO 12微波介质陶瓷-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的博文


速读:YMAG陶瓷在0.1~10kHz下介电常数随温度(0~300℃)升高而增大,计算的介电常数温度系数(τε)对应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为负值,与实测一致; 基于该材料的介质谐振器天线在X波段(10.21GHz),阻抗匹配优异(VSWR=1.02)、辐射效率高(>90%),验证了其下一代通信应用潜力,为高性能微波介质陶瓷设计提供新策略。
桂林理工大学周焕福/黄芳仪/刘彦君:应用于X波段的低损耗、温度稳定型Y3MgAl3GeO12微波介质陶瓷

精选

已有 182 次阅读

2025-8-6 09:27

| 个人分类: JAC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原文出自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先进陶瓷 ) 期刊

image001.png

Cite this article:

Liu Y, He G, Zhang W, et al. Low loss and temperature-stable Y 3 MgAl 3 GeO 12 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s for X-b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2025, https://doi.org/10.26599/JAC.2025.9221136

文章 DOI : 10.26599/JAC.2025.9221136

ResearchGate : Low loss and temperature-stable Y 3 MgAl 3 GeO 12 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s for X-band applications

1 、 导读

本研究针对 5G/6G 对低延迟、低损耗、高温度稳定性微波介质陶瓷的需求,开发了 Y 3 MgAl 3 GeO 12 ( YMAG )石榴石型陶瓷。以固相反应法制备,经调控优化,其介电常数为 9.86 、品质因数( Q×f )为 89,000 GHz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τ f )为 -40 ppm/°C 。添加 TiO 2 补偿后, τ f 接近零( | τ f |<10 ppm/°C ),且保持较高 Q×f 值( ~43,000 GHz )。基于该材料的介质谐振器天线在 X 波段( 10.21 GHz ),阻抗匹配优异( VSWR=1.02 )、辐射效率高( >90% ),验证了其下一代通信应用潜力,为高性能微波介质陶瓷设计提供新策略。

image002.jpg

2 、 研究背景

微波介质陶瓷( MWDCs )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中介质谐振器、滤波器和天线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通信设备的信号传输速度、稳定性和能耗效率。随着 5G 网络的全球规模化部署及 6G 技术的预研推进,通信系统正朝着更高频率、更大带宽和更复杂环境适应性方向发展,这对微波介质陶瓷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性能要求:其一,需具备低介电常数( ε r )以减少信号传输延迟,满足高速数据交互需求;其二,需拥有高品质因数( Q×f )以保证良好的选频特性;其三,需实现近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τ f ),确保在宽温范围内器件性能的稳定性。

在众多微波介质陶瓷体系中,石榴石结构材料因晶体结构的高可控性备受关注。典型代表如 Y 3 Al 5 O 12 ( YAG )陶瓷,虽具有较优的介电性能( ε r =10.01 , Q×f =65,000 GHz ),但存在烧结温度高( 1650°C )、 τ f 值( -45 ppm/°C )偏离零值较远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高频通信中的应用。单一阳离子取代难以同时实现低介电常数、高 Q×f 值和近零 τ f 的平衡,且多数材料在高频段(如太赫兹范围)的介电稳定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因此,开发新型石榴石结构设计策略,通过多元素协同调控突破性能瓶颈,成为推动 5G/6G 通信材料发展的关键方向。

3 、文章亮点

( 1 )提出 Mg-Ge 共取代调控策略,通过优化烧结工艺( 1600°C ),获得纯相 YMAG 陶瓷,介电常数为 9.86 , Q×f 值达 89,000 GHz ,为同类石榴石结构材料中较高水平;

( 2 )通过添加 TiO 2 实现 τ f 从 -40 ppm/°C 调至近零,同时保持良好介电性能,解决温度稳定性问题;

( 3 )基于优化材料设计的 X 波段介质谐振器天线,辐射效率超 90% ,验证了其在 5G/6G 通信中的实用价值。

4 、研究结果及结论

图 1 ( a )为不同温度烧结的 YMAG 陶瓷 XRD 图谱,内插图为标准参照卡,其图谱与空间群 Ia- 3 d 的立方石榴石结构 Y 3 Al 5 O 12 标准卡( PDF#00-008-0178 )匹配良好,表明 1550~1650°C 烧结样品均为纯相且无第二相;( 420 )和( 640 )衍射峰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显示 1600℃ 时陶瓷结晶性最佳。图 1 ( b )为最佳温度下样品的 Rietveld 精修结果,测试值与精修值的重合度较高,结合晶体学参数及 R 因子可知,各温度烧结样品均为 Ia- 3 d 空间群的石榴石结构,与理论模型吻合。

图 1(a) 不同温度下烧结 YMAG 陶瓷的 XRD 图谱, (b) 最佳温度下烧结的 YMAG 陶瓷的 Rietveld 精修图

拉曼光谱可研究 YMAG 陶瓷分子振动与转动,立方石榴石结构(空间群 Ia- 3 d )理论有 25 个拉曼活性振动模式( A1g 、 Eg 、 T2g ),因低强度和重叠峰未被检测,观测峰少于预测值;不同波数范围( <250 cm -1 、 250-500 cm -1 、 500-800 cm -1 、 >807 cm -1 )的拉曼峰分别对应不同振动模式。拉曼半峰宽( FWHM )与晶格畸变、缺陷等相关,通过高斯拟合(最佳温度样品拟合见图 2b )分析其与烧结温度的关系可知, FWHM 与阻尼系数、介质损耗( tan δ )正相关,与阳离子有序度、结晶度、声子寿命负相关, FWHM 减小会降低本征损耗,增大则使本征损耗增加、 Q×f 值变小,故 FWHM 是衡量 Q×f 值的因素之一。

image.png

图 2 ( a )不同温度下烧结 YMAG 陶瓷的 Raman 光谱图,( b )最佳温度烧结样品的拉曼光谱拟合图

不同温度烧结的 YMAG 陶瓷的密度和微波介电性能显示:体积密度与相对密度随温度先增后略减,最高相对密度约 94% ,致密化程度较高; ε r 先升后稳( 8~10.5 ),与理论值( ~10.75 )接近,受非本征因素影响小,孔隙会降低 ε r ,修正后 ε co 更大; Q×f 值先升后降, 1600℃ 达最大值( ~89,000 GHz ),与填充分数变化一致,受本征(晶体结构、晶格振动)和非本征(孔隙、晶粒尺寸)损耗影响;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τ f )的绝对值先减后增, 1600℃ 最小( -40 ppm/℃ ),与温度稳定性相关。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基于 PVL 理论, Y-O 键离子性最高,对 ε r 影响显著; Al/Ge-O 键晶格能最高( 35133kJ/mol ),利于提升 Q×f 值。 1600℃ 样品实测热膨胀系数( CTE )为 9.13 ppm/℃ ,计算值与实测趋势一致,对 τ f 影响非主要。键能 E Al / Ge − O > E Mg / Al − O > E Y − O ,键价 V Al / Ge − O ≈ V Y − O > V Mg / Al − O ,二者对 τ f 的温度稳定性贡献显著。

image005.png

图 3 YMAG@1600℃ 陶瓷样品的( a )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 ( b )相对介电常数和修正介电常数 ; ( c )化学键的键离子性 ; ( d ) Q×f 值 , 晶格能 , 堆积分数和拉曼半峰宽随烧结温度的变化规律;( e )化学键的晶格能;( f )计算的热膨胀系数和测试的 τ f 值;( g )测试的热膨胀系数;( h )化学键的键价和键能

YMAG 陶瓷在 0.1~10 kHz 下介电常数随温度( 0~300℃ )升高而增大,计算的介电常数温度系数( τ ε )对应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τ f )为负值,与实测一致;频率升高时介电常数减小,微波频段( 11.65 GHz )的介电常数( 9.86 )远低于低频,因高频下偶极子转向极化无法跟上电场变化,仅电子和离子极化起主要作用。介电损耗在 0.1~10 kHz 随温度稳定在 0~0.001 ,且随频率升高降低,同样与极化方式变化相关。

image.png

图 4 YMAG 陶瓷 @1600℃ 在不同频率下介电常数( a )和损耗( b )随温度的变化

远红外反射谱拟合表明, YMAG@1600℃ 的光频介电常数( ε ∞ =2.16 )、本征介电常数( 5.98 )显示主极化源于离子极化,理论 Q×f 值( 94,311GHz )略高于实测( 89,000GHz ),说明 Q×f 上限由本征因素决定。 YMAG@1600℃ 在 0.76~1.6 THz 频段,复介电常数 ε ′ 随频率略有增加,与其他微波介质陶瓷规律一致;微波与太赫兹频段介电常数差异 <10% ,可能因设备和样品厚度误差。该频段下 Q×f 值约 80,000GHz ,虚部( ε'' )波动可接受,表明 YMAG 陶瓷介电性能稳定,是高频应用的优异候选者。

image007.png

图 5 YMAG@1600℃ 陶瓷 (a) 测试和计算远红外反射光谱, (b, c) 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拟合图, (c) 介电常数虚部的拟合图, (d) 红外振动模式对介电常数的贡献( e , f )在 THz 频率下的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 g )在 THz 频率下的品质因数

在无线通信领域,介质谐振器天线( DRA )因形状多样、尺寸小、带宽高、易激励等优势,在 5G 及未来通信中极具前景。基于 (1- x )YMAG- x TiO 2 ( x =0.075 )陶瓷制作的矩形 DRA ,其设计尺寸如图 9 ( a, b )所示。该 DRA 在 X 波段 10.21 GHz 处,回波损耗中心频率 S₁₁ 达 -40 dB ,阻抗带宽 329 MHz ( 10.043-10.372 GHz ),电压驻波比( VSWR ) 1.02 (匹配良好),辐射效率超 90% ,增益 3.2-4.1 dBi ,充分证实了该陶瓷用于 X 波段 DRA 的可行性。

image008.png

图 6 矩形介质谐振器天线的设计:设计的俯视图( a )和侧视图( b )的几何形状和各项参数。在谐振频率为 10.21 GHz 时,共极化( c )和交叉极化( d )的 3D 模拟辐射方向图。仿真天线的 S11 和 VSWR ( e )。仿真天线的模拟效率和增益( f )。

5 、作者及研究团队简介

image009.jpg

周焕福(通讯作者)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新型微波介质材料与器件、锂离子导体材料及压敏材料与器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4 项、广西科研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1 项、企业委托开发重大项目 1 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广西科研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2 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完成国家 863 课题、 973 项目各 1 项。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等国际知名材料学期刊发表 SCI 论文 90 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0 余项、美国发明专利 1 项,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现为 Dalton Transactions 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入选 2017 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2014 年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获 2013 年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5 年北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 及 2012 年国际衍射中心重要贡献奖、 2012 年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0 年被聘为广西第三批科技特派员(驻广西新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mage010.jpg

黄芳仪(通讯作者),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博士后 / 教师。 2024 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微波介质陶瓷及其改性与器件应用。在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等期刊发表论文。

image011.jpg

刘彦君(第一作者)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电子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目前在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Journal of Materiomics 、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 Ceramics International 等期刊发表文章。

作者及研究团队在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上发表的相关代表作:

1) He G, Jiang Y, Song K, et al. Ultrahigh Q Sr 1+ x Y 2 O 4+ x ( x = 0–0.04) 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s for temperature-stable millimeter-wave 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s.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2024, 13(2): 155-165. https://doi.org/10.26599/JAC.2024.9220828

2) WANG H, LI S, WANG K, et al. Sintering behaviour and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gO-2B 2 O 3 - x wt%BaCu(B 2 O 5 )- y wt%H 3 BO 3 ceramics.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2021, 10(6): 1282-1290. 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1007/s40145-021-0503-0

3) CHEN X, LI X, ZHOU H, et al. Phase evolution, microstructure, electric properties of (Ba 1- x Bi 0.67 x Na 0.33 x )(Ti 1- x Bi 0.33 x Sn 0.67 x )O 3 ceramics.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2019, 8(3): 427-437. 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1007/s40145-019-0326-4

4) DONG X, LI X, CHEN H, et al. Realizing enhanced energy storage and hardness performances in 0.90NaNbO 3 –0.10Bi(Zn 0.5 Sn 0.5 )O 3 ceramics.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2022, 11(5): 729-741. 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1007/s40145-022-0566-6

《先进陶瓷(英文)》(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期刊简介

《先进陶瓷(英文)》 于 2012 年创刊,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清华大学新型陶瓷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提供学术支持,创刊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李龙土教授,主编为清华大学林元华教授、郑州大学周延春教授和广东工业大学林华泰教授。该刊主要发表先进陶瓷领域的高质量原创性研究和综述类学术论文,涉及先进陶瓷的制备、结构表征、性能评价的各个细节,尤其侧重新材料研制和先进陶瓷基础科学研究等重要方面,致力于在世界先进陶瓷领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引领和促进先进陶瓷学科的发展。已被 SCIE 、 Ei Compendex 、 Scopus 、 DOAJ 、 CSCD 等数据库收录。现为月刊, 2024 年发文量为 174 篇; 2025 年 6 月发布的影响因子为 16.6 ,连续 5 年位列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 “ 材料科学,陶瓷 ” 学科 33 种同类期刊第 1 名; 2024 年 11 月入选 “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 ” 英文领军期刊项目; 2025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材料科学 1 区 Top 期刊。 2023 年起,本刊结束与国际出版商的合作,改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 SciOpen 独家发布,标志着该刊结束多年来 “ 借船出海 ” 的办刊模式,回归本土独立运营,也是我国优质英文期刊中最早回归国产平台的期刊之一。

期刊主页: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226-4108

投稿地址: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jacer

期刊 ResearchGate 主页: https://www.researchgate.net/journal/Journal-of-Advanced-Ceramics-2227-8508

image01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4092-1496652.html

上一篇: 《能源材料与器件(英文)》第二届编委会会议顺利召开

主题:微波介质陶瓷|稳定性|介质谐振器天线|谐振频率温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