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网—江湖路远,他日再见


速读:七年前的2017年,那时《混凝土世界》的总编辑魏洁邀请我为他们的杂志撰写专栏文章。 随着处理问题经验的积累,我也介入了一些质量诉讼案件,作为专家辅助人,为法官和律师提供技术支持。
江湖路远,他日再见

精选

已有 5821 次阅读

2024-11-20 13:26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七年前的 2017 年,那时《混凝土世界》的总编辑魏洁邀请我为他们的杂志撰写专栏文章。她为我开辟了一个名为“闻工说砼”的专栏,每月一期,让我有机会在每个月的刊物上与读者分享我的理解和经验。 2018 年,我坚持写了整整十二期的文章,将我的专业知识和对行业的理解传递给读者。到了第二年,我决定将这个专栏转移到《商品混凝土》杂志,并将专栏的名字改为“博闻广议”。这个名字是由丁抗生老先生所赐,他将“闻博”二字调换顺序,意在鼓励我广泛地收集信息,然后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博闻广议”专栏已经持续了大约六年的时间,我在这个专栏中发表了 60 多篇文章。再加上之前在“闻工说砼”专栏中的文章,总共专栏创作了超过 70 篇的原创文章。加之我以前在其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累积到一百多篇。我将热点话题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提出独立的观点,同时确保这些观点没有明显的错误。这也促使我不断地整理和审视自己以前的观点,通过旁征博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来验证其正确性。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加深了我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理解。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有些学员将我的文章称为技术杂文,早期的文章确实带有这种风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文章也变得开始倾向严谨和规范。在这些年里,我有幸见证并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涉及高铁、高速公路、地铁、水利工程、地下管廊、风电项目、水池建设以及隧道工程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问题被我写成了文章,并在专栏上发表,与广大读者分享我的经验和见解。

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理工科的各个学科其实都源自于物理学、化学、数学和生物学这些基础学科。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它们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就像同一条藤蔓上的不同分支。在我的文章中,我也经常运用热力学、空气动力学、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冶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真正理解并解释了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复杂问题简单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处理。正如医生在开药之前必须先诊断病因一样,我们必须先了解并破解问题产生的机理。

这些年来,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对于任何工程质量问题,我从不会仅凭照片就发表意见。我坚持必须亲自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就像侦探破案一样,照片无法展示所有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至关重要。只有亲眼见到这些关键的细节,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否则只能是空谈。在向他人阐述我的观点之前,我必须确保自己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能够经得起推敲和质疑。只有这样,我才能在交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处理问题经验的积累,我也介入了一些质量诉讼案件,作为专家辅助人,为法官和律师提供技术支持。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深入了解国家法律、地方法规,熟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施工、材料和设计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准确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在面对律师的质疑时,必须保持从容不迫,有理有据地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最复杂的问题。因为法官和律师可能并不精通专业领域,至少不像我们那样深入,因此必须用他们能够快速理解的方式表达,这无疑需要大量的努力和准备。

前几天,在宁波的一次会议上,宋少民老师与我交流时提到: “宝联,是时候精选一下你的文章,出版一本论文集了!”这确实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我的思考和见解,反映了我对技术的理解和观点。回顾过去,自己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便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与大家分享我的知识和经验。行者无疆,纵横四海,追求技术和心灵思考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止,抛开地域或思想的界限束缚。怀着一颗永不停歇的心,勇往直前,每一次的出发和抵达,不仅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和超越,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

与大家共勉吧!江湖路远,他日再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闻宝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52260-1460884.html

上一篇: 跌落神坛的专家 下一篇: 逐梦之旅,文以载道

主题:文章|问题|专栏|理解|专业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