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科学的科普(9)突破极限(4)摸到最小
已有 3162 次阅读
2024-7-15 13:15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科学的科普(9 ) 突破极限(4)摸到最小
张武昌 2024年7月14日星期日
上一讲介绍了光学(透镜反射镜)显微镜看小已经到了看到原子的极限能力,这一讲介绍触觉成像看到原子的事。
图像除了看到之外,还能摸到,例如盲文。通过触摸感知凸点的排列方式就可以形成图案,如果图案足够细致,就可以成为图像。
那么通过触觉能否成像原子呢?科学家一直有这个梦想。
触觉成像原子也是看到很小的物体,所以这些仪器也被称为显微镜,由于其原理不同于光学(透镜反射镜)显微镜, 在严谨的表达中一般加上扫描二字作为区别。扫描就是像用扫帚扫地一样描画一个一个的点。
根据扫帚的不同,扫描显微镜分为扫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两大类。
扫描光学显微镜
扫描光学显微镜的扫帚是X光和电子束。
扫描式X射线显微镜
在扫描式X 射线显微镜中,入射光束一般被聚焦得很细小,如几十个纳米,所以物体上只有一个很小的区域被光照射,探测器上只得到这一个点的放大图像,相对移动物体与光的位置,可逐点得到物体上各点的像,这些点像被逐点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完整的图像。这种显微镜使用较少。
扫描电子 显微镜SEM
1932 年, Knoll 提出了 SEM 可成像放大的概念, 柏林工业大学压力实验室的年轻研究员卢斯卡( Ernst Ruska )和克诺尔( Max Knoll )对阴极射线示波器做了一些改进,成功得到放大几倍后的铜网图像,确立了电子显微法, 并在 1935 年制成了极其原始的模型。
电子显微镜的作用原理与光学显微镜完全不同,光学显微镜利用的是光在被测物体上发生的反射,然后通过透镜收集直接进入人的眼睛。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枪向被测物体发射高能( 最高可达 30keV )电子束, 经会聚透镜、物镜缩小和聚焦,在样品表面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能量、强度、斑点直径的电子束。
由于入射电子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从样品中激发出二次电子。二次电子收集极将各个方向发射的二级电子汇集起来,通过信号转换在荧光屏上呈现一幅亮暗程度不同的、反映样品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能够观察试样表面 3-6 纳米左右的细节, 距离要看到原子所需要的 200 万到 300 万倍,还有最后一段最艰难的路要走。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
扫描探针显微镜利用一根尖锐的原子级探针在材料表面移动,通过监测探针与材料之间由于量子力学原理产生的电流、力等信号“摸”出材料的表面形态。扫描探针显微镜主要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2016年卡夫里奖),由此得出的变型有静电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扫描粒子电导显微镜、扫描电化学显微镜、qPlus型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1981 年, IBM 的苏黎世实验室中,格尔德 · 宾尼希( Gerd Binnig )及海因里希 · 罗雷尔( Heinrich Rohrer )两位科学家根据量子隧穿效应,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 STM ),他们也因此获得了 198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电子的隧道效应,金属中的电子并不是完全局限于严格的边界之内,也就是说,电子密度不会在表面处突然骤降为零,而是会在表面之外指数性衰减,衰减的长度量级大约为 1 纳米。如果两块金属靠的很近,近到了 1 纳米以下,他们表面的电子云就会发生重叠,也就是说两块金属的电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如果在这两块金属之间加一个电压,就会探测到一个微小的隧穿电流,其大小和两块金属之间的距离有关,这就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与电子显微镜不同,扫描隧道显微镜跟我们见过的老式唱片机有着非常相似的工作原理。一根极细的探针(针尖仅仅由一个原子组成)
慢慢摸过被测物体,当针尖带有一个电荷时,一股电流从探针流出,通过整个材料。
当探针通过单个的原子时,流过探针的电流量便有所变化, 这些变化被记录下来形成极其细致的原子的轮廓,从而逐个观测原子。并且分辨率达到 0.1纳米 ,也就是 1 Å 。
移动针尖的位置就可以探测到金属的表面信息(表面的起伏、表面电子态密度等等)
硅表面的原子图像
由于扫描隧道显微镜不存在传统光学显微镜意义上的 “ 放大倍数 ” ,但是用人眼分辨率 0.1 毫米换算得出的放大倍数远远超过 300 万倍。
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可以观察单个原子和原子的排列,还可以在低温下( 4K )用探针精密操作原子。 1990 年,美国 IBM 公司的两位科学家就发现,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金属表面氙原子时,靠近探针的氙原子也会跟随探针作同样的移动。他们根据这一现象改变原子的位置,创造出了由几十个氙原子排列成的 IBM 字母。
1993 年,一个美国科研团队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他们的量子围栏——由放置于铜表面的48个铁原子组成的圆圈,围栏内有驻波。
原子力显微镜 AFM
虽然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有效地看到单个原子并操纵它们,但是只能用来观察导体,半导体的效果就很差了,而绝缘体则完全无法观测。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格尔德 · 宾尼希再接再厉,在 1985 年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 AFM )。原子力显微镜的原理与扫描隧道显微镜大致相同,都是通过探针和原子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区别在于,原子力显微镜采用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作为信号进行收集,而非隧道电流,这就使得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观察诸如陶瓷的绝缘体。
将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有一微小的针尖,针尖与样品表面轻轻接触,由于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存在极微弱的排斥力,通过在扫描时控制这种力的恒定,带有针尖的微悬臂将对应于针尖与样品表面原子间作用力的 等位面 而在垂直于样品的表面方向 起伏运动 。利用光学检测法或隧道电流检测法,可测得微悬臂对应于扫描各点的位置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样品 表面形貌 的信息。
原子力显微镜结合其他技术发展了很多变型,如2021年的定位原子力显微镜Localizati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LAFM),2024年的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
结语
这些显微镜也是只到原子水平,原子内部的情形就摸不到了。
原子是显微镜的极限,原子内部的研究需要新的仪器。且看下回分解。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武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9-1442329.html
上一篇: 科学的科普8 突破极限3 看到最小 下一篇: 科学的科普(10)追本逐元(1)从捕电到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