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学术成果评价与业绩考核中的可能误区与测不准现象
精选
已有 180 次阅读
2024-12-14 08:56
|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与科研方法、学术评价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从长时间尺度和宏观角度来说,学术成果的水平与其引用率和影响因子之间往往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因果关系:是因为先有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然后在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能够得到更多的高水平成果,和得到更多的拓展式或应用型成果,由此最终呈现出最初的高水平成果往往具有更高的引用率和影响因子之类的文献计量结果。这个长时间尺度上的逻辑关系才是高水平学术成果与引用率和影响因子之间的真正因果关系。而不是因为有了很多的论文发表和引用率,因此该学者或该学术成果就是高水平的。时至今日,在流水线式的论文生产浪潮中,海量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已经屡见不鲜了,但在人类的知识库体系中,却从未有学者是因为发表了海量的普通水平成果而进入该知识库体系中的最高学术殿堂的。
上述现象与规律说明,在学术成果评价与业绩考核中要切忌这样一个可能的误区,即:不能把因果关系给颠倒了,把各类文献计量方面的数据结果当成了评判学术成果水平高低和价值高低的最核心评价指标,把提高引用率和提高影响因子当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最重要抓手,并且还把这种天然具有较大方差与不确定性的长周期性的统计指标当成了日常学术管理中评价学者的学术成果价值和科研业绩的标尺,从而不断地推动学术界去追逐各类文献计量数据指标如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引用率之类的。这种做法还很容易导致原本也只是在大体上有效的影响因子和引用率等事后评价指标,由于被过度地故意去追逐甚至刻意地去编造而失效。上述现象,可称之为是一种由于功利性人为因素的过度介入(这里主要指考评机制,尤其是短期化的考评机制)和因果关系的颠倒所导致的学术成果评价与科研业绩考核中的测不准现象。
‘把大量的论文发表和高引用率本身当成是高水平研究的标志(或是最重要的业绩标志)’这一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所推动的。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者们往往被迫追逐各类文献计量指标,如论文发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和论文引用率等,导致对学术成果的评价变得肤浅、功利化和机械化。
影响因子和引用率作为文献计量的重要指标,固然应在学术评价中占据某种重要位置。然而,将这两者视为评价学术成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的话,实际上是对科学研究的严重误解。首先,影响因子的计算是基于期刊在特定时间内所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影响力,但并不能直接代表单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其次,同样重要的是,引用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在学术界的认可程度,但也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研究领域的热度、学术圈的互动,以及‘慕强’式讨好现象等。因此,单纯依赖这些指标进行学术成果的评价,不仅会导致对学术价值的片面理解,还可能使一些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被忽视,甚至助长互相请托式引用等不良现象的滋生,并进而导致这些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效果弱化甚至失效。
学术成果在期刊上的发表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需要同时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期刊并不等同于科学,期刊杂志只是科学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而非科学本身。一方面,许多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未必具备真正的学术价值,甚至可能存在错误或巨大瑕疵(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撤稿现象就是一个有力证明)。而另一方面,许多没有或尚未在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也有可能蕴含着非常深刻的见解与学术价值。遗憾的是,在现有学术考评机制的推动下,发表论文似乎已成为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志,甚至常常直接决定着研究人员的职业收入和前途。这种评价方法的流行,不仅会使得学者群体的科研方向出现异化,同时又会反过来促使期刊的平庸化和功利化现象愈发严重。在这种氛围下,不少期刊为了追求影响因子,往往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现有学术热点的研究,而对挑战传统理论或提出新观念的研究则采取回避态度,甚至连送审机会都不愿给予,更 遑论 组织高层次的评审对其进行深入审查。 这种现象不仅会限制学术创新的空间,也会使得许多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难以获得应有的关注和认可。
功利化的考评机制不仅会导致学术研究的同质化,还会使得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倾向于那些探索的智力难度较低、容易取得成果的方向。这导致依托实验器材工具的试验观察式论文海量发表,而需要深度思考和带有机理挑战性质的论文则鲜见,甚至即使有也难以引起重视甚至难以发表(因为在试验观察类和数据分析类学者逐渐占据主导性主流,思辨探索和理论探索类学者逐渐被边缘化的局面下,愿意进行甚至能够进行深度思考的学者也会越来越少)。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术创新,导致学术界的研究趋向于可以快速结果但实质平庸的领域。为了获得更高的业绩评价,许多研究者不得不迎合当前的学术热点,从而或主动或被动地远离了科学探索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更为严重的是,在短期考评机制的压力下,部分学者可能选择数据造假或结果夸大的方式以获得更高的评价。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学术诚信,也会极大地影响科学研究的质量与可信度。长期以往的话,这种短期化的考评机制会使得学术界的研究者陷入“论文生产流水线”的怪圈,导致学术创新能力和研究深度下降,同时还可能会使得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被淹没在大量的平庸之作中,并导致看得懂需要进行深度思考的高智力学术成果的学者越来越少。这样的局面只会加剧学术界的保守化,使得真正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创造变得愈发困难。
面对这些可能会不断继续发生的问题,学术界亟需对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进行反思与改革。首先,学术成果的评价不应仅依赖于发表数量和影响因子,而应综合考虑研究的原创性、深度和长期影响。学术界应当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包括定量指标,也要重视定性评价,定量化评价指标要尽量从长时间尺度进行评价,短时间尺度的定量化评价应仅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由此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鼓励创新与探索。
其次,学术业绩评价的周期不应过于短期化,研究者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评价机制的设计应当鼓励长远的学术追求,而非短期的业绩追逐。只有在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中,研究者才能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从而推动科学的真正进步。
最后,学术界还应加强对期刊的监管与引导,鼓励期刊接纳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合理的审稿标准与激励机制,提高对非共识性成果的宽容度,促使期刊在维护学术质量的同时,积极推动学术探索。
综上所述,学术成果评价与业绩考核中的可能误区与测不准现象,源于对因果关系的颠倒、功利化的考评机制以及对期刊发表的过度依赖。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术界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公正、更加耐心和长时间尺度的学术评价体系,以推动科学研究的真正进步与创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钟定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464238.html
上一篇: 学术活动小圈子化现象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