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网—本月话题:科普也有“性别”吗(2003)


速读:杨志达则为女性鸣不平,他认为科学创造没有性别之分,他特别举出包括居里夫人、麦克林托克以及蕾切尔·卡逊等几位女性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论点。 在对女性的科普中,榜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比如,加拿大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女生,给刚为他们做完一场科普报告的初为人母的女工程师写信说:。
本月话题:科普也有“性别”吗(2003)

精选

已有 441 次阅读

2024-12-15 07:01

| 个人分类: 科普小兵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博主按:下面是《科学时报》编辑部2003年的一篇短报道,里面有一部分引用了我的观点,因此我将此文放在“原创”类下。

本月话题:科普也有“性别”吗(发表于2003年8月29日《科学时报》)

当“科普也有‘性别’吗"这一本月话题的题目提出来时,编者的心里也有着疑惑,虽然从刘兵先生的文字里,我们感觉到针对女性特点,针对女性特殊的兴趣、认识方式来特别做针对她们的科普很有道理,但也不敢就此下断语--科普一定有性别,而从读者对这一话题的相继反馈中,我们逐步廓清了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

比如,武夷山先生就明确表示有必要针对男女性别差异做不同的科普。在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女性投身科技事业比较少是社会事实,武夷山认为这既有天性的成分、有遗传基因的作用,同时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为了弥补社会科技人员供给不足的情况,美国已经开始注意去挖掘女性在科技方面的潜力。在对女性的科普中,榜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比如,加拿大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女生,给刚为他们做完一场科普报告的初为人母的女工程师写信说:“原来我真不知道女人也能做科学家,母亲也能做科学家。我长大了,要做一个女人,做一个母亲,还要做一个科学家。”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力。

杜扬认为“男女有别”的科普是社会的进步。她说:“女性,作为与男性完全不同的一个群体,却长期按照与男性同样的要求生活在同一个科技群体里,对她们来说,确实很难!”

苏开源特别查了不少资料,分析了男女性别不同所带来的脑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得出男性从总体上比女性更适合于创造性的科学事业的结论。他的这一结论,遭到清羚女士的批驳,她说苏开源没有对为什么男性的脑结构就比女性更适合科学研究提出依据,认为苏开源所说的诸如“男性大脑‘两侧分化’明显,女性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专门化程度不及男性……”等等语言,有明显的性别歧视。

杨志达则为女性鸣不平,他认为科学创造没有性别之分,他特别举出包括居里夫人、麦克林托克以及蕾切尔·卡逊等几位女性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论点。

( 周末)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64343.html

上一篇: [转载]曾接近诺贝尔奖?甘利俊一的AI研究被喻为“睡美人”

主题:科普|本月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