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80%~95%大肠癌由一类息肉演变而来
央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记者 雷妍)查出息肉意味着什么?得了肠息肉会癌变吗?如何防止肠息肉变肠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体检中常常见到的关键词“息肉”给人们带来不少困惑。
“大肠息肉泛指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是肠道内表面黏膜上多出来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脾胃肝胆科主任医师王志斌介绍,通俗来说,息肉的“息”,可以理解为多余的意思,就是大肠黏膜表面的一个“肉疙瘩”。
息肉类型不同,癌变几率不同
王志斌介绍,肠息肉大体分为两大类:肿瘤性息肉及非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和息肉病, 80%~95%的大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但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 ,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绒毛管状腺瘤癌变率为23%,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70%。
一般情况下,肠道出现多于100颗以上的息肉,并有相关特殊临床表现时,可判断为患上了肠息肉病。家族性息肉病更为邪恶,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100%。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癌变可能性较低,但不是100%不会癌变,如果这种息肉长得比较大、时间比较久,也有变成肿瘤性息肉的可能。
从“腺瘤”到癌症,身体给你7~10年
大部分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发育而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脾胃肝胆科主治医师路理杰介绍,从一颗结肠腺瘤发展到结直肠癌,身体其实给了你7~10年的时间,让你提早发现。
绝大多数肠息肉没有症状,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若息肉持续长大或者恶变,可出现便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
路理杰说,腺瘤的发展通常遵循“腺瘤―继续生长―发生癌变―转移”的路径,在这条路上,越早发现并切除异常组织,就能越有效阻止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发现息肉,一个动作提升5年生存率
发现息肉后怎么预防癌变?王志斌表示,这个答案非常简单――在内镜下直接灭掉那些有癌变风险的息肉,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癌变。
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12%,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它,通过内镜切除,5 年生存率就能达到 90%。“从 12% 到 90%,中间只差了一次早期内镜下处理干预。”王志斌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