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网—Chemosensors:济南大学康青副教授创建特刊——光电化学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现状与未来展望-MDPI开放科学的博文



速读:光电化学传感器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方向。
Chemosensors:济南大学康青副教授创建特刊——光电化学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精选

已有 7987 次阅读

2025-8-24 18:22

| 个人分类: 特刊征稿 | 系统分类: 博客资讯

光电化学传感器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方向。光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整合光电转换与电化学过程原理,为环境监测、生物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开辟了新前沿。SPR传感器则凭借其高灵敏度和无标记检测能力,革新了化学传感领域——它依赖光与金属-电介质界面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来检测折射率变化,从而实现对各种分析物的检测。

Chemosensors 特邀济南大学康青副教授创建特刊“Photoelectrochemical

an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光电化学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现状与未来展望)”,聚焦两类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涵盖传感器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诚邀全球学者分享该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挑战。

特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传感器设计与材料创新:新型光电化学传感器结构设计、半导体纳米材料/贵金属纳米结构在传感中的应用;

SPR技术前沿:基于SPR的无标记生物传感器 (如biomolecules相互作用检测)、SPR与微流控集成的即时诊断技术;

应用场景拓展:环境污染物检测、疾病标志物生物分析、食品有害物质SPR筛查;

检测机制革新:光电转换与电化学协同机制、SPR折射率传感的新型信号放大策略。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客座编辑

康青 副教授

博士,济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界面反应与传感分析团队成员。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并先后在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和美国天普大学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教授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纳米结构新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2) 光/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研究,(3)

化学生物学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先后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引用4000余次。担任eScience、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EcoEnergy 等多家杂志青年编委,并长期担任多个国际知名期刊评审专家。

了解特刊详情:

https://www.mdpi.com/journal/chemosensors/special_issues/KKV808RHCD

期刊主页: https://www.mdpi.com/journal/chemosensors

Chemosensors 期刊介绍

主编:Nicole Jaffrezic-Renault, University of Franche-Comté; Jin-Ming Lin,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期刊范围涵盖化学传感理论;机理和检测原理;开发、制造技术;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环境监测、医药、制药、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2024 Impact Factor:3.7

2024 CiteScore:7.3

Time to First Decision:20.5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8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98733.html

上一篇: Sensors:基于到达角技术的辐射源地理定位任务卫星星座优化 下一篇: 有科出版一行到访MDPI海淀办公室

主题:传感器|光电化学传感器|现状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