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九旬患者全身黄染生命垂危这个指标过高会损害肝功能



速读:梗阻性黄疸,是指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起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使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黄疸。
2024-06-06 09:29:11 来源:长沙晚报

  一位全身皮肤黄染似“金菩萨”的91岁患者,日前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普外中心一病区(肝胆外科),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胆道支架植入手术治疗后,黄疸症状终于得到控制,今日顺利出院。

老人病情严重,黄疸值高出正常的30多倍

  91岁的刘膊痪们俺鱿指共刻弁础⑷身皮肤及眼部巩膜发黄,并出现消瘦和食纳变差等症状。随着时间推移,病情越来越重,老人全身黄染,这引起了家人的重视,于是带着老人到就近的医院看病。检查后,被诊断为“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因该病病情复杂、恶性程度高、预后效果差,再加上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等原因,辗转多家医院都未能得到积极治疗,最终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就诊。

  正常人的黄疸值范围小于17.1微摩尔/升,而刘驳幕起阒等创540.2微摩尔/升,高出正常值30多倍。肝胆外科专家团队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病例讨论。大家分析认为,患者全身黄染跟胆管口被肿瘤堵塞,胆汁不能及时排出有直接关系,如果不进行手术,患者生命危在旦夕。经过缜密思考和技术分析,专家们一致决定,运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结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解除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黄疸症状。

   胆红素过高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应及时就医

  经过充分的医患沟通后,专家们为患者进行了周密的术前准备。5月上旬,在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精心配合下,普外中心一病区(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熊立新,带领副主任尹清华等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利用微创技术精巧施术,手术半小时,顺利为患者解除了胆道梗阻情况。患者术后康复良好,黄疸消退,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熊立新表示,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伴随黄疸的症状,如病毒性肝炎、肝癌、各种原因造成的胆总管梗阻等。胆红素过高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病情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发现胆红素异常升高,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科普知识延生阅读

  1.什么是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指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起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使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黄疸。主要表现为巩膜和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尿液发黄,大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等。常见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反复(急性)胆道感染等良性疾病,以及肝胆胰或胆道恶性肿瘤等恶性疾病。

  2.什么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在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该手术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取石、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由于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因此被广泛用来治疗胆胰疾病。

  3.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特点有哪些?

  总得来说,有微创、精准、安全、快速的特点。

  手术微创,不开刀治疗胆胰疾病,不切开胆管,避免缝合胆管而引起的胆道狭窄和再发结石的可能,即使手术残留的结石也可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出。

  风险更小,尤其适合老年胆道患者的治疗,由于操作方便、安全,患者可重复接受治疗,不受多次手术腹腔粘连的影响。

  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目前90%以上的胆胰管疾病都可应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来进行有效治疗。

(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李洋)

主题:梗阻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