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特斯拉传奇
精选
已有 84 次阅读
2025-11-8 19:59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近年来“特斯拉”的名头在市面上很响,可谓路人皆知,主要是因为以“特斯拉”品牌命名的电动汽车行销全球。这个品牌取自19世纪到20世纪塞尔维亚裔美籍的著名发明家、物理学家、工程师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的名字。特斯拉公司的老板埃隆·马斯克出资购买了这个商标 [据马斯克的推文,他对于公司名称的第二个选择是法拉第(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人)]。特斯拉何许人也?后人何以希望借助他的姓名为公司增色?
的确,时至今日,尼古拉·特斯拉在许多地区都已不算特别有名,毕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同时略有遗憾的是,尼古拉·特斯拉这位曾万众瞩目的人物,个人生活相当隐秘,他性格孤僻,常年单身,独自工作;而且他是无师自通,搜集完整个人成长经历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尼古拉·特斯拉绝少参与社交活动,更不加入联盟一类,身在都市却离群索居。因此,关于尼古拉·特斯拉的传记不多;而且据考证,那些传记里面的错误还不少。
但是,后世并没有忘记他,在 1960 年巴黎国际计量大会上,特斯拉被确定为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塞尔维亚则把特斯拉作为国家的象征,把他的肖像印在100第纳尔的纸币正面,2006年贝尔格莱德的国际机场更名为尼古拉·特斯拉机场。这些都间接表明了尼古拉的发明创造对于人类具有许多重大贡献。本文正是为了让读者对这位曾声震寰宇的大发明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有所了解,同时以此文致敬这位把电磁理论运用得淋漓尽致的大师。
1、特斯拉的家世和青年时代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夏天出生于克罗地亚的一个小村[斯米连,Smiljan],他的父亲列维连恩·米路丁·特斯拉(Reverend Milutin Tesla)在当地负责管理当地的东正教教堂,属于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人,祖上是从塞尔维亚西部迁移至此的。 东欧地区民族和宗教派别很多,他们属于少数民族的小教派。特斯拉的家庭传统是让儿子们去教堂或参军,女儿嫁给武官或牧师。尼古拉的祖父最初把米路丁送到军官学校,不过米路丁不太听话,最后成了牧师;而米路丁对待下一代也是一样,希望两个儿子最终都做牧师。尼古拉有一个哥哥戴恩(Dane)和三个姐妹,她们从小到大依次为米尔卡(Milka)、安吉丽娜(Angelina)、马瑞卡(Marica)。
如今的斯米连小村内尼古拉·特斯拉故居被粉刷得很漂亮,成了世界游客的打卡地之一。 不过在尼古拉幼年时期,农村妇女的生活据说是极为辛苦的。尼古拉的外婆很早就双目失明,而尼古拉的妈妈杜卡·曼迪奇(Duka Mandic)则是家里7个孩子的老大,就像中国有些不幸的家庭那样,杜卡必须在年幼的时候挑起家庭的重担。不过,杜卡却养成了惊人的记忆力,居然能一字不漏背诵本国和欧洲的许多古典诗集;结婚后她陆续生了5个子女,上面有一个哥哥(老大)和两个姐姐,尼古拉排行老四。米路丁偶尔能写几句歪诗,也喜欢引经据典,因此家里具有相对浓厚的文化气息。虽然尼古拉从5岁开始就喜欢各种尝试和发明,不过在幼年时期并没有那种惊艳的神童表现。据说他曾撑开一把大伞从一个谷仓的顶部跳下去被摔晕;也是据说,他曾把家里的钟拆开,后来却装不回去,等等。总之,家里人和外人并没有怎么太看好这个孩子的未来。尼古拉的哥哥死于一场意外,米路丁的好友送给他家一匹骏马。这匹马还曾经救过米路丁的命,但是后来尼古拉的哥哥戴恩就是骑这匹马时摔下来被马踢伤致死的。据尼古拉回忆, 与哥哥相比,他的能力实在是黯然失色。不过,后来还有一种说法, 戴恩(时年12岁)是被尼古拉(时年5岁)推下楼去,摔到了后脑死去;这种说法来自一些心理分析,因为尼古拉后来经常做一些与戴恩死亡相关的噩梦,起来后说胡话,这被认为是他因自幼无法接受这样的内疚而一次次地重构事件的真相。不管如何,这些细节现在都查无对证了。
尼古拉后来比较怪,其实在年青时就相当怪了。例如,他喜欢珠宝,却极度反感耳环;他走路要数步数,饮食必须称重量(否则据说就吃不下)、而且要独自吃饭;他坚决不碰任何人的头发,等等。不过,尼古拉自幼就养成铁的自律性, 据他自己说这是为了安慰失去长子的父母,他要刚强和努力。米路丁曾担心尼古拉读书伤了视力, 结果他居然自己找材料做蜡烛,把门反锁常常通宵读书。读书当然是开眼界的,据说是匈牙利的小说《the Son of Aba》 [《阿巴的儿子》]唤醒了他的意志力,从此开始练习严格自律;尼古拉后来的成功也被他自己归功于这种自律。
尼古拉自幼的家教也是值得一说的。因为米路丁希望尼古拉将来做牧师,因此让他练习猜别人的心思、发现别人仪表上的毛病、重复很长的句子、练习心算等技能。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则更大,她独自制作各种工具、用自己纺的线编织各种图案,她甚至自己提取纤维。家里人穿的衣服、用的额家具摆设,几乎都出自她的手。我们知道,物理学家费米属于理论和实验双修的大师,费米的母亲也是那种心灵手巧的人。据此可以推想,在实验发明上后来能有大作为的学者,他们的母亲往往也是具有那种潜质的人,只是限于条件没有发挥的机会而已。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特斯拉在记忆方面似乎具有特异功能。据说他眼睛一眨就能记住整页的内容,就像照相机一样准确;也有人认为这不是特异功能,只是一种经过自我训练后的天赋。也许这是他难以与其他工程师合作的原因, 其他工程师需要图纸,而尼古拉是用脑子画图的。不过这些“特异功能”并不总是好事,他的脑子里不时呈现一下吓人的图景,在25岁时最厉害,脑子里会不自主出现各种诡异的图像。尼古拉在学校里学习了英、法、德、意等语言,数学成绩很棒。据说他在脑子里存储着对数表,随时可以调用。无师自通便这些特质的少年,放在今天也是一个神童。
尼古拉求学的经历比较简单,他在6岁时随家人迁到附近的一个城市(Gospic),随即在那里上学,10岁时进了中学。在中学他的数学很好,而对于物理实验课的演示着迷,在中学第二年开始构想小发明,有成功也有失败。那段时间他脑子里整天充斥各种想法,不过在此期间曾生一场病。他毕业后去克罗地亚的卡尔施塔特(Karlstadt/Karlovac)的一个学校上了高中,那时他只要看了一场实验,都会在脑子里激起“1000次“回响,而且十分渴望做实验研究工作。此后他回家赶上霍乱流行,染病后卧床达九个月时间。此时他对 父亲米路丁提出,如果让他学习工程学而不是做牧师,他的病会好起来,他的父亲心里一软就同意了,但是按照规定他应该去服兵役三年时间。于是,米路丁动用家庭亲戚关系,让尼古拉在山里过了一年生活而逃脱了兵役。那段时间尼古拉在山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不过他的想象力却与日俱增,凭空臆想了许多大工程。例如,在大西洋底部建一个管子和水泵传递物品、沿着赤道建一个悬空的圆环等。到了1875年,尼古拉考入位于格拉茨(Graz)的奥地利工艺学校(Austrian Polytechnic School),在第一年有奖学金。在那一年里,他十分拼,从早上3:00到晚上11:00几乎都在学习,主要功课是物理学、数学和机械学。第一年结束时,尼古拉此时开始构思电动机,并兜售交流电机的想法。可是,第二年他没有奖学金了,他家里没有足够的资助、只得退学。怎么办呢?他借不到钱就去赌博,结果靠赌博也没有赚到钱。于是他又独自去布拉格待了两年时间,据说他去当地的大学旁听过课程。1879年他去马里博尔(Maribor)找工作未果只好回家。那一年他的父亲米路丁去世。后来他又去了布拉格,一直待到24岁,据说他一边去大学旁听、一边在图书馆学习,偶尔赌博赚点小钱。这个时期尼古拉的个人意志力救了他。在她母亲的激将法后,他成功戒赌;他那时过度抽烟、喝咖啡影响健康,他也很快戒掉了。因为没有完整正规的大学教育,现在难以找到他那时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记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尼古拉那时已经具备了十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设计、实地操作技能。这位自学成才的现代“普罗米修斯”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1881年,美国著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1847.02.11-1931.10.18 )的公司在布达佩斯(Budapest)开设分公司,设立一个电话局。该年1月份尼古拉在亲戚帮助下,在布达佩斯的一个电报局得到一个职位。那时尼古拉深受精神分裂的煎熬,处于精神崩溃状态。例如,他能听到苍蝇落在桌上的声音,外面一点点响动对他都是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似乎能透过前额感知很遥远的物体[就像传说中开了天眼那样],脉搏甚至可以到260次。不过,吉人自有天相,在尼古拉处于人生低谷之时,有一位异性朋友安妮托尔·塞吉蒂(Anital Szigety) 帮助了他,据说这位异性朋友是一位机械师、运动员,经常陪尼古拉长时间散步缓解病情;在尼古拉自身强大的自律下,他的健康逐步恢复了。
即便在恢复期,他一直没有忘记他梦想中的电机;有一天在和塞吉蒂散步时,突然来了灵感,整个人就像被孙悟空的定身法定住了一样,手臂停在半空、一动不动。 这把塞吉蒂吓坏了,扶着尼古拉坐下,但是尼古拉立即找树枝画草图,嘴里念念有词。据说这次顿悟所得正是使尼古拉名扬天下的大作之一:多相交流发电机,而以往的电动机都是直流电动机。据他本人后来回忆,此后两个多月里他几乎完全沉浸在这种新型交流电动机的改造中,并构思了产生、输送和使用的整套多相电动机系统。而在多年之后,整个世界的全部电力也正是采用了他那时构想的多相系统这一方式来产生、输送和使用电力的。
由于尼古拉没有时间和资金做原型机,他只好暂时把想法搁在一边去上班。他在电报局“老实”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发明了电话增音器(可是没有申请专利)。而到了1882年,公司让他去巴黎分公司任职。在巴黎他又开始兜售交流电动机的想法,可惜应者寥寥。不过,他曾利用某次为公司电厂排除故障之机,随身带上各种材料制作了第一台交流感应电动机样机,次年夏天他连续两次做了这个实验。这时的尼古拉在排除电器故障方面已经是资深大家了,有一次为了说服他去排除重大故障,法国分公司领导许诺事成之后重赏他,然而事后食言,尼古拉一气之下一走了之。
不过,爱迪生的一位朋友查尔斯·巴切勒(Charles Batchelor)在法国目睹了尼古拉的神奇表现。他一方面为尼古拉给爱迪生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说: 我认识两个伟大的人,一个是您,另一个就是这个年轻人),一方面鼓励尼古拉去美国。尼古拉出发前发现自己丢失了钱和车票,只得蹭坐,不知道这位未来最伟大的发明家那一路是怎么混过来的。
2、移民美国后的特斯拉
1884年6月,尼古拉只身到了美国纽约。那一年法国刚完成将要赠送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而短短几年时间有1600万欧洲人和亚洲人涌入美国。尼古拉拿着推荐信去见爱迪生, 在半路上看到街头小店家一台机器出了故障,决定停下来帮忙;结果是三下五除二,尼古拉手到病除,店主人高兴坏了,给了他20美元。当时爱迪生已不必亲自搞发明了,他开办了机械厂、电灯公司、发电站,还搞了一个很大的研究所,是一位大老板,当然很忙。两人一见面,爱迪生快速打量了一下尼古拉;尼古拉简单介绍了自己在法国为爱迪生公司工作的情况,然后就大谈自己的交流电感应电动机,认为这会打动爱迪生;而爱迪生则无礼打断了他的介绍,不过说他可以在这里工作,并让他立即去修理了一艘船上的照明设备。几天后,爱迪生就了解这位瘦高的塞尔维亚人确实很中用,而且精力充沛、十分勤奋。很快,特斯拉就找到了改进爱迪生原始发电机的方法,爱迪生很高兴,不过担心耗时巨大,说:你如果能做出来,我给你5万美元。结果特斯拉发疯似地干了几个月做好后,爱迪生又赖账说:“你不懂我们美国人的幽默”[关于这个冲突,爱迪生的支持者们说,特斯拉提出以5万美元把他自己原来的交流电机专利卖给爱迪生,爱迪生用玩笑拒绝了]。于是,尼古拉愤而辞职。
关于爱迪生搞发明工作方式,尼古拉后来有一个评论说:“如果一根针掉入一堆干草里,爱迪生会扑到草堆上,像辛勤的蜜蜂一样一直去寻找,直到发现那根针为止。很抱歉我亲眼看见他这样干的,而实际上只要一点点理论和计算,就会省去他99%的劳动”。爱迪生反过来怎么看尼古拉呢?他认为尼古拉·特斯拉的构想辉煌无比却丝毫不着边际。两个人个性当然也很不同,不过真正让两人分道扬镳的还是商业利益上的分歧。爱迪生明显感觉到尼古拉给他的直流电系统带来的威胁,他本人在创业之处其实也是这么过来的;想当年,爱迪生提倡电气,当时煤气公司垄断巨头疯狂抵制,可是爱迪生毫不畏惧,他定期出简报,幸灾乐祸地渲染煤气爆炸方面的事情,并宣称煤气可能损害视力和健康等。而现在他则是作为保守派来遏制尼古拉了。
尼古拉辞职后的境遇可谓一波三折。当时美国经济很糟糕,不过尼古拉在工程技术领域已经有了不太小的名气,开始有投资商围着他了。当时尼古拉感到可以大展宏图了,不过那些投资商还是想着眼前比较实际的东西。当时成立了特斯拉电灯公司,还成立了实验室,在那里尼古拉成功制作了新型的弧光灯,申请了一系列专利。不过,那些公司最后并没有好的发展,经济的萧条导致尼古拉连工程师的职位都找不到。1886年春到1887年春这段期间是尼古拉的人生最苦闷的阶段,像他那样的天才也只得去做苦力。只是无巧不成书,当时一位小工头听说他发明过感应电动机,带他去见美国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的经理布朗(A.K. Brown),这位布朗先生懂得交流电的价值,并慧眼识人。在布朗帮助下, 1887年4月以特斯拉为名建立的电气公司再次成立,注册资本50万美元。半年之内,尼古拉申请了许多交流电专利,很快就有大学的专家们意识到这些专利的重大意义,在华尔街、工业界和学术界都引起广泛的反响,他就此还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上做了一场十分成功的演讲, 有人评价那场报告说 “自从法拉第以来,还没有人能把伟大的实验真理讲得如此简单和清晰… ”。
这些新闻引起了实业家、发明家乔治·威斯汀豪斯( George Westinghouse Jr., 1846.10.6 –1914.3.12) 的关注,乔治亲自去尼古拉的实验室拜访。据说,乔治当时出价100万美元加专利费购买尼古拉的所有交流电专利;假如确有此事,尼古拉也没有同意,因为记录显示,尼古拉从乔治的公司只收到6万美元,不过按照合同未来乔治公司每销售1马力的电,尼古拉就应获益2.5美元;长此以往这些专利费就是一大堆钱。乔治还请尼古拉作为他的西屋电气公司的顾问,月薪2000美元。1891年7月底,尼古拉成为美国公民,不久他短暂休息,回了一次老家看望亲友。
尼古拉与西屋电气公司的合作之事,当然很快就会传到爱迪生耳朵里,一场针对交流电系统的铺天盖地式打压来了。这种事情对于爱迪生轻车熟路,他们通过各种媒介(包括个别诺贝尔奖物理获得者)对于交流电系统的危险大肆渲染,可谓鸡蛋里挑骨头;同时在“黑白”两手双管齐下。白的一手是找一些厂家去和西屋电气公司打官司,说尼古拉的那些发明晚于自己的发明,那些原告们也都是念念有词,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学者们,这些迷惑了当时社会公众,甚至系统内的人士也一头雾水。他们还串通了一些议员通过一项法律,限定电压不得超过800伏,以限制交流电。黑的一手是雇人抓小动物、然后用交流电残酷地处死,威吓公众。当时爱迪生公司为了赢得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与监狱合作改用电刑(交流电)处死犯人,希望以此令人对于交流电感到不安,可是临刑时电流太弱,当时的犯人的电刑被执行两次。不过,不论是尼古拉还是西屋电气的乔治,都没有丝毫退却;乔治发表公开演说,写文章反驳。毕竟社会上还是有明白人,慢慢地,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终于败北了。
在乔治的支持和安排下,尼古拉的专利权税不计其数,据说合同签署4年后的税款差不多有1200万美元了。银行家建议,乔治去说服尼古拉放弃专利;于是乔治与尼古拉就有了一段真诚的谈话,这里选取尼古拉的一小段:“当别人都对我没有信心的时候你信任了我,当别人都缺乏勇气时,你有胆有识,勇往直前;当你的工程师因缺乏远见不能看到远大未来时,只有你我看到了… … 我们的合同在此,我要把它们撕成碎片,你们再也不会被我的专利税款困扰了… …”。结果,尼古拉不仅放弃了未来无穷无尽的收入,也包括已到手的税款和包括关联的利息。据西屋电气公司的财务记录,公司一次性买断了尼古拉彼时的所有专利,付给他216,600美元。
彼时尼古拉面临不顺心,一个是不少工程师与他在一些具体事务上的分歧,一个是涉及到他专利方面的官司。当时有几百家电气制造商盗取了他的专利,乔治把他们全部告上法庭,一举胜诉;可是那些公司却把仇恨和怒气发泄到尼古拉身上。同时,在竞争中失败的爱迪生一派依然在诋毁尼古拉,一些来自意大利的学者声称尼古拉受到他的启发等等。当然,也有一些杰出学者站出来为尼古拉辩护。在这些乱哄哄的嘈杂声中,尼古拉和乔治反而很快从这些闹剧中脱身并沉心工作了。
1891-1892年,尼古拉在美国和欧洲做了四次轰动性的讲座和演示,在那些讲座中,尼古拉风度翩翩,观众则对那光电闪烁的表演所倾倒、惊叹;而且每次演示都不同,那些仪器都是自己设计和组装的。在那些讲座中,他不仅解释了许多彼时还不存在的现代仪器设备和科学的原理,例如回旋加速器、无线电等,而且描述了相关细节;他还说北极光正是宇宙射线轰击空气的表现。现在这些技术和现象已为人所知,然而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之言。他在1891年还发明并亲身体验了现在很流行的所谓透热疗法,即高频电流通过人体而改善健康等等。实际上,完整追溯尼古拉那几年的发明、构想是极其困难的,因为他研究了几十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但是研究一直以电磁为中心而展开的。1893年, 乔治成功地争取到芝加哥世博会(首届)展示交流电的机会,所有电力和照明设备全部采纳尼古拉的交流电系统,展示效果非常好。
在尼古拉的众多重要发明中,无线电通讯是其中十分亮眼的一个。1893年, 尼古拉就在报告里详细描述了无线电发送和接收的基本流程。本来希望在这方面继续快马加鞭,但是在 1895 年 3 月 13 日,一场大火吞噬了尼古拉的实验室,所有昂贵的设备付之一炬,他茫然恍惚在街头游荡,世界各地报纸到报道了这个惨剧。好在很快就有新的投资人伸出援助之手,重建实验室,直至 1896 年春天他重新做相关研究,次年尼古拉做了两台无线电控制的船,其中一台是潜艇,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展出。他通过自己编制的编码脉冲实现了对于无人驾驶潜艇的直接控制,而且又一套系统用来防干扰,天线是环形的,舰艇外壳把它封闭起来。他还做了一个无人的鱼雷艇。这种技术和思想在当时太超前了,以致于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官员认为不过是一场美梦。1898年尼古拉就建议制造商生产自动汽车,不过也被认为是空想,没有得到回应。
现在许多人说,意大利发明家、物理学家 古列尔莫·马可尼 ( Guglielmo Giovanni Maria Marconi )是无线电之父;实际上马可尼在这方面首次尝试是在1894年,比尼古拉要晚好几年时间;那个岁月里人类可控产生电磁波可以用于传播信号或通讯,被世界上不少学者认识到并被尝试,马可尼可以被认为是 实用无线电通信的创始人。 1900年马可尼曾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专利,而在1897年9月尼古拉就登记多个专利,次年又登记了无线电遥控技术。因此马可尼的专利申请被拒绝了;不知道什么原因,美国专利局突然撤销了尼古拉的专利,转而承认马可尼的专利;但是到了1943年,美国专利局撤销了马可尼的专利,又转而认可尼古拉。不管怎样,比较明确的事实是,尼古拉的相关专利在时间上更早,许多专家认为尼古拉贡献更大,而马可尼在无线通讯的商用推广方面居功至伟。
尼古拉还有一个轶事少为人知,就是他关于X射线的研究。根据记载,尼古拉在1891、1892和1893年的系列演示中,当他在用分子轰击等或其他气体时,已经讲述和讨论的可见和不可见的射线,并用各种各样的磷光和荧光物质探测,在1894年还对磷光体辐射强度进行实验,可惜不久实验室的那场大火毁掉了一切。后来的研究表明,实际上尼古拉已先于伦琴发现X射线,那是一张用盖斯勒管拍摄的马克 · 吐温照片,可是照片上没有吐温的形象,只有照相机镜头螺丝的影子。当伦琴在1895年宣布X射线的发现时,尼古拉马上就把一些照片寄给了伦琴,伦琴回信问:“烦请您慷慨地告诉我,您是如何得到它们的。” 实际上,在伦琴宣布他的发现后,据说还有好几位学者宣称是他们首先发现了X射线,唯独尼古拉没有这样做。
本文不想对于尼古拉的贡献做全方面的介绍和讨论,因此这里仅仅再列举几个尼古拉的发明: 收音机、雷达、传真机、真空管、霓虹光管等。1895年他设计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水电站至今依然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之一。他十分勤奋、充满激情地工作了一辈子,有700多项发明专利,还有许多研究工作和手稿没有很好地整理。除了作为大发明家之外,尼古拉还是一名物理学家。只不过他没有机会去理解20世纪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原理;他彻底反对相对论,认为所有物质待来自一种他称之为发光以太的原初物质。不过,在1915年11月6日《纽约时报》第一版刊登了一则消息,说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要颁发给尼古拉 ·特斯拉和托马斯·爱迪生,次日有记者采访他,他说没有接到通知,并说如果获奖,其原因可能是他发现一种无线传播电力的方法。而记者问他对爱迪生获奖的看法时说:爱迪生可以获得一打诺贝尔奖等。而在11月14日,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宣布该年度的物理奖授予布拉格父子。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委员会拒绝解释(不知道那些文档是否已经解密、内幕究竟如何)。不过,在那时无论是尼古拉·特斯拉还是托马斯·爱迪生,他们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贡献远非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可比。在19世纪90年代,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经常占据报纸头条位置。
3、个人生活
这里也叙述一下尼古拉的个人生活和相关轶事。因为尼古拉生活十分隐秘,相关的深入讨论其实也不多见。 尼古拉仪表堂堂、举止文雅、富有魅力、气度非凡,在成名后开始有各种机会和场合遇见不同领域的大人物,逐步进入到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尼古拉真诚谦逊、优雅慷慨。普利策奖得主约翰·J·奥尼尔曾为尼古拉·特斯拉立传,他说:尼古拉太高而且太瘦了,外表算不上美男子,但是他的其他品质完全弥补了这点儿缺陷。他定期去豪华大饭店就餐,与新闻记者们打交道游刃有余。如此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单身年轻人,自然会招来许多异性的关注,就像今天的粉丝团一样。而诽谤尼古拉的人则就此传播谣言,说尼古拉是同性恋。
他的好朋友罗伯特 ·安德伍德· 约翰逊、《世纪杂志》的副主编给尼古拉介绍了很多漂亮而有才华的女孩,但是尼古拉从未真正动心。有一次罗伯特介绍了大银行家约翰 · 皮尔庞特 · 摩根 (John Pierpont Morgan Sr. , 1837.4.17 - 1913.3.31 )之女的安妮 ·摩根(Anne Morgan)小姐,两个人开始似乎郎有情、妾有意,不过因为尼古拉天然地极度反感耳环而因此作罢,后来安妮继承家族产业并在社会上成为一位大人物,然而她竟也是终身未婚。有一位钢琴家玛格丽特·莫琳顿小姐也与尼古拉认识,她日后曾宣称自己是唯一一位令尼古拉动过心的女人,还说安妮曾拼命讨好尼古拉,只是玛格丽特的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实际证据。不管如何,尼古拉长期单身生活甚至成为一个话题,例如1896年8月英国的《电气评论》[Electrical Review] 就有文章讨论尼古拉合适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他曾间接回答过他为什么终身未婚,说:“一个有艺术气质的男人应该结婚吗?如果是艺术家,就应该;如果是音乐家,应该;而对于发明家,不应该… … 一个发明家感情如此强烈,有如此激情的品质,如果给他一个心爱的女人,他会为此显出一切的,包括他的事业。我想,你你说不出太多伟大的发明家是由已婚男人想出来的”,有人暗猜尼古拉是否在借此贬低爱迪生,因为爱迪生结过两次婚。
尼古拉讲过一些他与亲人之间的有点超感知的事。他在自传体式的回忆录中说 , 他的母亲去世时他不在身边,但是给他发了一个信号。有一天凌晨,他似梦非梦地看见他的母亲“充满爱意地凝视着我,慢慢飘过屋子后渐渐消失了,紧接着有许多声音唱出美妙的歌声,并把我吵醒了。那一刻的感觉无以言表,但我确信,我的母亲刚刚去世。而事实正是如此”。再如,他远在欧洲的姐姐安吉丽娜(Angelina)有一次生重病,而他从纽约发去电报询问最近是否有什么不对劲等等。对于这类灵异之事,尼古拉一直用机械论的观点解释,从生活和环境的因素找寻找答案。
尼古拉与爱迪生之间关系不睦是众所周知的。以尼古拉的成就,把尼古拉推选为爱迪生奖章获得者是非常容易的,委员会的主要困难是说服尼古拉接受这个奖章。在这件事情上,委员会经过一波三折的努力最终成功了。在颁奖时,尼古拉也很有风度地称赞了爱迪生的成就。
尼古拉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开始追求无聊的享乐,他居然和那些名声很差的拳击手在一起称兄道弟、在他的住所款待拳击冠军,并预言一些非正式拳击比赛的胜者,这十分出乎他人的意外。不过,这点瑕疵当然不能掩盖尼古拉 ·特斯拉的伟大和光辉。
4 、身后事
尼古拉 ·特斯拉于1943年1月7日晚上在睡眠中死去,享年86岁,凹陷消瘦的脸上十分安详。尼古拉·特斯拉,这位一代风流人物至此远去了。
尼古拉去世后,留下了一大批科学遗产。由于他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他在最后纪念研究的所谓“死亡光束”武器实验,美国情报机构和军方代表对此很快开展了彻查。有趣的是,他们邀请的主要审查专家是美国现任总统 唐纳德 · 特朗普 (Donald Trump) 的叔叔约翰 ·乔治·特朗普 (John George Trump, 1907.8.21 –1985.2.21 ;这位特朗普教授曾于 1946 年热心协助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采购核物理方面的器材 ) 。特朗普教授在总结报告里说: ” 特斯拉博士的论文资料和所有财产中 … … 不存在对我国有重大价值或落入地方手中就会构成危险的实际装置 … ..” 。最后这些论文手稿被做成微缩胶片或影印件,而原版资料被置于仓库内。 1943 年 2 月,经过听证会,南斯拉夫大使科萨诺维奇作为继承人把所有物品即存在曼哈顿寄存公司,直到 1952 年才用船运到南斯拉夫,当地人在那里建立了 尼古拉 ·特斯拉博物馆, 里面 收藏约 16 万件原始文献和 5700 余件私人物品,包括手稿、技术仪器及发明模型等,作为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基地。1957年,尼古拉·特斯拉的骨灰也运抵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于200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遗产。
尼古拉 ·特斯拉的葬礼很隆重。1943年1月10日纽约市长菲奥雷洛·H·拉瓜迪亚(Fiorello H. GaGuardia) 在纽约公共广播电台选读悼词,彼时在美国的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紧张关系进入白热化,丧葬仪式计划似乎难以实现;然而到了1月12日,2000多人涌入教堂,两派人居然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当时参加葬礼的有多名外交官,许多重量级大人物作为扶灵嘉宾。而噩耗传至战火纷飞的欧洲时,科学界和政府领导人的颂词和唁电也如雪片飞来,包括一些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尼古拉·特斯拉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不过他在政治上一直是局外人;他涉猎广泛,发明创造,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充满激情地工作了一生。他树立的榜样,极大激励着后来那些孤胆奋斗的年轻人。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现已并入IEEE) 的前主席赫拉登·普拉特曾说,特斯拉关于无线电的构想和装置中不那么野心勃勃却实际的部分都被别人拣走了,只有很少的人真正明白特斯拉对于无线电发展的影响… … 特斯拉远远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却被同时代的人错当成一位梦想家。特斯拉不仅是一位电气领域的伟大发明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导师。他很早就难以想象地洞察了交流电的特性,也许正是这一点促使他通过学术报告和演示让其他人开始深入理解他的思想,鼓舞其他对此领域陌生的人,唤起他们对此改进和进行实际应用的兴趣。 而在他影响下涉足于此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工程师,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1956年在尼古拉·特斯拉百年诞辰之际,欧美举办了很多纪念活动,例如美国的电气工程师协会、无线电工程师协会、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富兰克林学会等,美国、苏联和加拿大出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程, 一些地方建了尼古拉的雕像。尼古拉去世后的一个殊荣是以他名字命名了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也就是说,即便他没有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他依然成了如法拉第、伏特、安培、牛顿那样,被确认为具有崇高历史地位的大物理学家(而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还是塞尔维亚国家永久的荣耀、标志和骄傲。
尼古拉·特斯拉是值得全人类永远纪念的!
Ps: 本文参考了《被埋没的天才:科学超人尼古拉·特斯拉》,玛格丽特·切尼著,陈璐译,重庆出版社 (2010年12月);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玉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509461.html
上一篇: 19-20世纪中国在实证科学方面为什么落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