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以系统集成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速读: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多的设区市,盐城市始终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深化医改的主阵地,近期成功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政策合力,这是盐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层逻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生动实践。
以系统集成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报网——健康门户

{"id":"504906","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以系统集成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8-08 10:46:08","condition":"来源: 健康报 ","thumb": ""}

□王正

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多的设区市,盐城市始终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深化医改的主阵地,近期成功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我们深刻体会到,公立医院改革绝非局部调整的“小修小补”,而必须以系统观念统筹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

□王正

  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多的设区市,盐城市始终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深化医改的主阵地,近期成功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我们深刻体会到,公立医院改革绝非局部调整的“小修小补”,而必须以系统观念统筹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体制机制的整体性重塑,破解深层次矛盾,以医疗服务能力的系统性跃升回应群众健康需求。

坚持“三医”协同,构建一体化治理新格局

  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政策合力,这是盐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层逻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生动实践。自2015年成为江苏省综合医改试点城市以来,盐城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将卫生健康事业纳入全局战略部署,从顶层设计层面破解“九龙治水”困局。自2024年以来,盐城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密集出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共体编制管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方面的文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治理新格局。

  医药价格与采购改革是撬动公立医院良性运行的关键支点。盐城市建立“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动态机制,2019—2024年累计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1330多项,年增医疗服务性收入4亿多元,既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又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在药品耗材集采领域,全面落地阳光采购政策,集中采购14批501个药品品种、19批39个耗材品种,累计节约采购资金超20亿元,通过“腾笼换鸟”推动公立医院从“以药补医”向“以技补医”转型。

  会诊转诊服务体系是促进资源协同的创新载体。盐城市建成13家市县镇村服务中心,组建包括415名专家的市级专家库,2025年上半年服务患者11.45万人次,留院治疗人数同比减少2174人。这一实践既有效降低群众跨区域就医的经济与时间成本,又通过资源的高效调度提升区域医疗体系的整体运行效能。

聚焦能力提升,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布局

  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在健康领域的核心抓手。盐城市着力构建“市级强、县级优、基层活”的分级诊疗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同质化优质服务。自2023年起,盐城市每年投入1.2亿元用于医疗机构提升内涵。今年,遴选40个专科进行重点培育,推动市级医院冲击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县级新增5~8个省级重点专科。此外,通过院府、院校、院院等合作方式,建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名医工作室,以“智力下沉”破解优质资源稀缺难题。

  县域医疗能力是保障基层群众健康的关键。盐城市积极推动县级医院晋升等级,目前,78%的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三级水平,东台市、建湖县人民医院跻身三甲,计划2027年实现三级医院县域全覆盖;创新“县管镇用、镇聘村用”机制,建立编制周转池,推动县级骨干下沉乡镇卫生院,构建“市对县、县对镇、镇对村”三级巡回医疗体系,为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急诊急救体系是区域医疗水平的“试金石”。盐城市完善77个院前急救网络,打造“15分钟急救圈”,推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建成省级区域创伤救治中心,所有县级医院完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提档升级;通过院前急救5G定位,呼叫反应时间缩短至8分钟,“上车即入院”模式使抢救成功率大幅提升。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就医格局有序转型

  盐城市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核心载体,推动从“无序流动”逐步向“有序分级”转型,实现分级诊疗。

  在县域层面,盐城市创新“1(国家政策)﹢X(东台经验)﹢Y(自选动作)”路径,组建15个医共体,覆盖17家公立医院、163家乡镇卫生院和2227个村卫生室,有力提升医疗服务质效和群众健康水平。东台市数字赋能医共体做法入选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中国典型案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盐城市举办经验交流会和新闻发布会,推广盐城市医共体建设经验。

  在城市层面,盐城市试点建设由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盐城市中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市一院已派驻多学科专家入驻市二院,共建联合病房、建立多学科诊疗专家组。集团内建立医学检验、影像诊断等共享中心,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重大慢性病防治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盐城市从2023年起,针对外转前10位肿瘤病种的现状,成立全市肿瘤诊治中心及十大肿瘤医学中心,同步建立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和9个县级肿瘤诊治中心。设立6个县级筛查中心,2025年上半年完成老年人肿瘤标志物筛查36.35万人,发现高危人员2.2万人。创新“专病小组﹢基层网格”模式,对慢性病提供“防、筛、治、管、康”一体化服务。

  下一步,盐城市将聚焦国家示范项目实施,以重点突破的闯劲破解难题,力争2027年形成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核心、以内涵提升为主线、以数智化为支撑的发展路径,努力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贡献“盐城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