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网—介绍英文编著《毁坏学术诚信的作弊行为》


速读:介绍英文编著《毁坏学术诚信的作弊行为》介绍英文编著《毁坏学术诚信的作弊行为》精选。 Lessonsfrom30YearsofResearch(毁坏学术诚信的作弊行为:30年研究的教训)。 作弊行为在教育史上不绝如缕,但规避规则之举对现代教育的合法性和诚信的威胁从未像如今那么严重。 抓住作弊者的多数老师认为,学生作弊,是因为他们道德败坏或懒惰成性。 此类解释将作弊定义为一种故意的理性行为,作弊者是为了用不公正手段获得好处。
介绍英文编著《毁坏学术诚信的作弊行为》

精选

已有 4432 次阅读

2024-11-6 06:53

| 个人分类: 鼓与呼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介绍英文编著《毁坏学术诚信的作弊行为》

武夷山

2022 年3月,Wiley出版集团出版了David A. Rettinger(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心理科学教授、学术诚信计划主任) 和 Tricia Bertram Gallan女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学术诚信主任、《21世纪的学术诚信》一书的作者,教育领域的诚信与伦理主题的国际知名专家)共同主编的著作,Cheating Academic Integrity: Lessons from 30 Years of Research(毁坏学术诚信的作弊行为:30年研究的教训)。

学术不诚信是所有学科都存在的共同问题。作弊行为在教育史上不绝如缕,但规避规则之举对现代教育的合法性和诚信的威胁从未像如今那么严重。本书的两位主编以最近30年的经验研究为基础,将作弊问题置于当代语境里进行分析。

抓住作弊者的多数老师认为,学生作弊,是因为他们道德败坏或懒惰成性。此类解释将作弊定义为一种故意的理性行为,作弊者是为了用不公正手段获得好处。从本书呈现的大量文献来看,这种解释过于简单,过于还原论。学生确实做出了作弊决策,但此类决策要比道德品质的瓦解(或缺如)要复杂得多。一个学生如果花钱在网上请人代写论文,请别人代考,或用智能手机查找考试题的答案,有很多因素在发生作用。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作弊是错误的。尽管如此,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作弊过一次。这种不一致或矛盾在心理学上讲可不是微不足道的。本书对试图消解这一矛盾的新兴研究做了很好的总结和评价。

本书各章的作者们就此提出了三点重要看法。

首先,学术不诚信是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偏差行为。由于学生们知道作弊不对,他们不是经常作弊,也许在整个在校期间内有一两次作弊。因此,Waltzer和Dahl两位作者在他们写的那一章里说,问题并不是谁在作弊,而是有些学生何时作弊,为何作弊。与所有偏差行为一样,个体因素和背景因素都影响着是否作弊的决定。两位作者高水平地梳理了相关文献,揭示出了影响作弊决策的变量。Anderman及其同事所写的那章则将学术欺骗放在社会-心理理论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其次,作弊不是单纯的心理事件;研究表明,环境和机构方面的一些实际情况其实在鼓励学生违规。相关影响因素有:社会不公正和教育不公正;语言多样性;幼儿园至高中毕业阶段学生们教育背景方面的跨文化差异(例如,强调死记硬背还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等,这些都是大学校园以外的影响因素。大学前的这些东西使很多学生对大学阶段的任务准备不足,某些学生产生了绝望感,他们觉得只有作弊才能在大学里生存下去。在另一些情况下,学生们的社会、家庭和教育背景不够强,结果这些学生们没想到大学里对原创工作是有期望的,他们也不知道抄袭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一旦犯了规矩就影响下一步的学习。相关研究还表明,导致学生作弊的还有大学里的一些习惯性的东西,比如强调标准而不是内容,课程质量差,教学指导不足,关于什么是适当的教育行为的标准不清晰,等等。

第三,对于决定作弊的学生,现在有可供选择的多种新式技术手段帮他们作弊得逞,从而弱化其抵制作弊的念头。Lancaster写的那一章述评了新的作弊手段,如国际性合同作弊产业(线上购买请人代写的论文)、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写论文)。“智能眼镜”(程序控制的隐形眼镜和普通镜片眼镜)。这些“技术创新”对高等教育的诚信构成了严峻、可怕的威胁。

Goldman 及同事写的那一章里有一个图表概括了关键的预防作弊的策略。该章论述说,合适的课堂实践和良好风气有可能减少作弊。本书阐述的多数预防措施的可行性较强,每一学科的每个教授都可采用,这些抑制作弊措施的潜在效果还是相当可观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58729.html

上一篇: 科研诚信面面观——严于律己的重要性(2006) 下一篇: 我向中学生推荐并翻译的科学名言20020609

主题:作弊|诚信|学生|研究|作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