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网—为什么读了研究生,快乐却渐行渐远


速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通过统一的研究生考试是获取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主要途径。 本科阶段的学习,基本上都是被动式学习,只要按照学校的培养方案走,上课认真听讲,期末的时候认真一些,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学习的内容基本上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
为什么读了研究生,快乐却渐行渐远

精选

已有 299 次阅读

2024-12-9 08:09

| 个人分类: 精选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通过统一的研究生考试是获取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主要途径。为了获取资格,都需要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个过程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在经过初试与复试的洗礼之后,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那一刻,是何等的开心与快乐。然而,也许快乐仅仅在这一个瞬间,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读了研究生并没有想象中的快乐,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在焦虑与不开心中度过。

那么为什么读了研究生,快乐却渐行渐远呢?本文试图揭开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一,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本科阶段的学习,基本上都是被动式学习,只要按照学校的培养方案走,上课认真听讲,期末的时候认真一些,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学习的内容基本上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而研究生阶段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学习,且学习内容并没有任何限定,需要靠自己的探索,自己去寻找,甚至需要自己创造一些知识。这就导致有些同学不适应。

第二,容易被批评。 在本科阶段,只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基本上就不会受到任何批评。而研究生阶段,大多数课题组都会定期开组会,如果工作没有进展,或者进展缓慢,很可能会受到导师的批评。要知道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批评,要是经常被批评,肯定是不开心,不快乐的。

第三,研究存在不确定性。 研究生阶段需要自己独立探索或者创造一点知识,但并不是有好的idea就万事大吉。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理论或者实验的角度去验证idea的可行性。但是这个过程存在着不确定性,可能在验证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最后的结果却不如预期,导致这个idea失效。当然,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

第四,毕业的焦虑。 本科阶段的学习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能按时毕业。如果不能按时毕业,那肯定是自己彻底摆烂造成的。而研究生阶段相比本科生阶段难得多,学位论文要经过盲审的环节,不少学生都在这个环节出问题,直接导致延毕。此外,学校可能对申请学位论文还有成果的要求,并且是必要条件;如果成果的要求达不到,那肯定得延毕。

第五,心理落差大。 这里所说的心理落差主要是来自身边的同学与亲友;读了研究生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就已经算不错了,而同时期的同学与亲友早已工作,可能他们在经济上比较成功,顺利地买房与买车。反观自己却挣扎在温饱线上,在经济上捉襟见肘。一对比,心理落差就非常大。

第六,获得正反馈的过程非常慢。 读研能够获得正反馈的途径相对较少,主要是奖学金与科研成果。而科研成果直接决定是否能够获得奖学金。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获得科研成果的过程是非常艰辛与缓慢。比如学术论文,从idea开始实行,做实验,到写成论文,然后投稿,到最后的论文的发表,走完这个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半载。不幸的是,论文在投稿过程被拒是常态,所以获得正反馈的过程非常慢。

第七,人际关系的疏离。 对于理工科研究生而言,生活非常单调,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实验室中度过,导致与人社交的时间相对较少。此外,大多数研究生与导师直接的沟通并不是很顺顺。这种生活方式,再加上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进一步加剧了不快乐。

第八,就业的难度加剧。 随着研究生的大扩招,研究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研究生的学历开始贬值;在加上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变大,导致找到心仪工作的难度大幅度增加。更糟糕的情况就是本科毕业时,能够找到的工作,读了三年研究生以后,却找不到同样档次的工作。所以,这种情形直接导致焦虑,更不要说是快乐了。

第九,成果的署名问题。 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科研成果,但却在成果的署名过程中与导师或者课题组成员发生了冲突。一些导师直接抢学生一作,这种情况没有任何学生会开心的。

总之,读了研究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在读研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在研究生阶段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例如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在认清导致不快乐的因素以后,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压力管理,加强沟通。

更多精彩见本人微信公众号,按三秒识别关注

图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忆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463483.html

上一篇: 为什么导师不喜欢修改学生的论文?

主题:研究生|本科阶段|快乐却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