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史上最著名的悖论
精选
已有 236 次阅读
2024-12-12 08:12
| 个人分类: STEM札记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悖论通常是指这样一种命题,按普遍认可的逻辑推理方式,其结论是有矛盾的,或者说结论超出 “通常可接受的见解”。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和科学悖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下几个(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
1 芝诺悖论(公元前5世纪)
芝诺悖论是指公元前 5世纪由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和存在的悖论。最著名的有两个:(A) 二分法悖论:一个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先到达全路程的一半,而在此之前又需到达一半的一半,如此类推,这个过程无穷无尽,所以物体永远无法到达终点。(B)阿基里斯与龟悖论:阿基里斯是希腊跑得最快的人,他在赛跑,想抓住慢慢从他身边爬走的乌龟。两者都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为了抓住乌龟,阿基里斯必须到达乌龟现在所在的地方。然而,当阿基里斯到达那里的时候,乌龟已经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阿基里斯必须到达这个新的地点。当阿基里斯到达那个位置时,乌龟将会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如此下去。芝诺声称阿基里斯永远也抓不到乌龟。芝诺认为,这个论证表明,任何相信阿基里斯会成功抓住乌龟,并且更普遍地相信运动在物理上是可能的人,都是幻觉的受害者。芝诺的导师巴门尼德提出了运动是一种幻觉的说法。
芝诺悖论中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等命题,看似违背常理,在古代却又难以反驳,这些悖论引发了众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深入思考,为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向。如微积分的发展,也与对芝诺悖论的思考和解决密切相关,它为理解和处理无限、极限等概念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从而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2 说谎者悖论(公元前6世纪)
说谎者悖论的最古老的源于克里特先知埃庇米尼得斯(公元前 6世纪),他曾说 “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由于他本人也是克里特人,这句话便产生了悖论。假设这句话为真,那么按照这句话的内容,他自己作为克里特人也在说谎,这就与“假设这句话为真”相矛盾;假设这句话为假,那么意味着不是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这又与他在这句话中说的“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相矛盾。
公元前4世纪,麦加拉学派的欧布里德,将该悖论改述为如下语句: “我现在说的这句话是谎话”。如果这句话是真话,那么它所表达的内容(即 “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就是假的;如果这句话是假话,那么它所表达的内容就是真的。这就导致了自相矛盾的情况。说谎者悖论揭示了语义、逻辑和自我指涉等方面的一些深刻问题,对逻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忒修斯之船悖论(公元1世纪)
忒修斯之船悖论最早由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在公元 1世纪时提出. 他在《忒修斯生平》中描述了这一悖论,其原始问题是基于雅典国王忒修斯的传说故事:传说中的雅典国王忒修斯曾率勇士驾船前往克里特岛,杀死怪物米诺陶,解救了一批作为贡品的童男童女,杀死怪物后人们把其乘坐的船保留下来作纪念碑, 随着时间流逝,船上的部件逐渐腐朽被不断替换,最终所有部件都被更换过,由此产生问题:这艘船还是原来的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原因何在?如果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的?这一悖论引发了人们对身份、变化与连续性的深入探讨。
4 罗素悖论(20世纪初)
罗素悖论是 1901年由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提出的。1903年,该悖论随其著作《数学的原理》的出版而正式发表。罗素悖论的通俗例子是理发师悖论:一个城市里唯一的理发师声称只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胡子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他就该给自己刮胡子;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呢?他又属于“自己刮胡子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胡子。这产生了矛盾。
罗素悖论考虑所有不包含自身作为元素的集合的集合,称之为 “非自包含集合”S。"不包含自身作为元素的集合"例子是:(1)自然数集合A = {1, 2, 3, 4, ...},这个集合包含所有的自然数,但它自身不是一个自然数,所以它不包含自身;(2)偶数集合B = {2, 4, 6, 8, ...},这个集合包含所有的偶数,但它自身不是一个偶数;(3)所有有限集合的集合C包含所有有限的集合,例如C = {∅, {1}, {1, 2}, {1, 2, 3}, ...},这个集合包含所有有限的集合,但它自身是一个无限的集合,所以它不包含自身。
现在,问题来了: “所有不包含自身作为元素的集合的集合”,即,“非自包含集合”S,是否包含自身作为元素?1. 如果S包含自身,那么它就违反了“非自包含集合”的定义,因为它包含了自身。2. 如果S不包含自身,那么根据“非自包含集合”的定义,它应该包含自身,因为它不包含自身。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情况,都会得到一个逻辑上的悖论。这个悖论暴露了朴素集合论的不一致性,即不加限制的集合论会导致逻辑上的矛盾。罗素悖论对数学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数学家们重新审视集合论的基础,并发展出了更严格的公理化集合论。
5 双胞胎悖论(20世纪初)
双胞胎悖论可追溯到 1905年爱因斯坦在其著名的狭义相对论论文。虽然爱因斯坦未明确以双胞胎的形式提出,但已得出当两个时钟被同步后,一个时钟移动再返回,其会滞后于静止时钟的结论,这为双胞胎悖论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911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在波隆哲学大会上,正式以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另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的例子,阐述了双胞胎实验,用来质疑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这可以被看作是双胞胎悖论的正式提出。
假设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阿莫斯乘坐的飞船速度 v=0.995c(c为光速),前往距离地球10光年的星球太空旅行,弟弟布莱恩则留在地球。
在弟弟的地球参考系中哥哥往返的时间是 T=2 × 10光年/0.995c=20.2年。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高速运动会导致时间膨胀,运动的物体时间t会变慢, t=T/ γ , 其中,
最后计算飞船参考系中哥哥经历的时间,t=20.2/10=2.02 年。所以,从地球上的弟弟来说,哥哥所在的飞船高速运动,时间流逝得更慢,当哥哥返回地球时,应该比自己更年轻。
然而,从哥哥的角度来看,自己在飞船中是静止的,而地球相对于飞船在高速运动,那么应该是地球上的弟弟时间流逝更慢,弟弟应该比自己更年轻,这样就出现了矛盾,两人不可能都比对方年轻。
解决双胞胎悖论,可以通过利用狭义相对论中的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差异,借助时空图分析,以及考虑广义相对论效应。在广义相对论中,主要考虑了引力对时间的影响。旅行的双胞胎在经历加速和处于不同引力场时,时间的流逝会与留在地球上的双胞胎不同,从而导致返回时的年龄差异,这就是广义相对论对双胞胎悖论的解释。
6 希尔伯特旅馆悖论(1924年)
希尔伯特旅馆悖论于 1924年由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在 一次 的讲座中提出 。 希尔伯特旅馆悖论是一个与无限集合有关的数学悖论。
假设一家有无限多个房间的酒店已经客满,这时又来了一位新的客人。酒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安排这位客人入住:将 1 号房间的客人移到 2 号房间,2 号房间的客人移到 3 号房间,以此类推(一般是n号房间的客人移到n+1号房间),这样所有原来的客人都有了新的房间。让新客人住进原本 1 号房间。通过这种方式,即使酒店已经客满,也能容纳下新的客人。
这家酒店甚至于还可以容纳无数个新客人。例如,将 1号房间的现有客人转移到2号房间,将2号房间的客人转移到4号房间,将3号房间的客人转移到6号房间,等等(一般是n号房现在客人转移到2n号房),把所有奇数号的房间腾出来给新人。这是德国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的想法。
7 哥德尔悖论(1931年)
哥德尔悖论是由奥地利逻辑学家库尔特 ·哥德尔在1931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不完备性定理,指在形式逻辑系统中,存在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的命题。本质上,哥德尔悖论是上述“说谎者悖论”的翻版,并在任何支持算术的公理系统中重现它。考虑以下句子:“This statement is false(本陈述是假的).”这是真的吗?如果是这样,那将使该陈述是假的。但如果它是假的,那么这个陈述就是真的。这句话创造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如果它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它是什么?这个问题促使数学基础理论研究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该悖论挑战了人们对逻辑和数学确定性的传统认知,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展示了定理证明、计算、人工智能、逻辑和数学本身的基础局限性。哥德尔 1931年的这篇论文对 20 世纪科学和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936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首次将哥德尔的发现与物理世界联系起来。图灵著名的“停机问题”是指给定一个程序和它的输入,判断该程序是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停止运行。图灵证明了,不存在一个通用的算法可以判定任意程序是否会停机。
8 ERP悖论(1935年)
EPR悖论是爱因斯坦(Einstein)、波多尔斯基(Podolsky)和罗森(Rosen)在 1935 年提出的一个佯谬。这个悖论是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之间激烈争论的焦点。爱因斯坦对玻尔和他的同事正在发展的量子力学(讽刺的是,是基于爱因斯坦开始的工作)从来都不满意。爱因斯坦和他的同事鲍里斯·波多尔斯基和纳森·罗森一起,提出了EPR佯谬,以此来证明该理论与其他已知的物理定律不一致。
EPR悖论是一个思想实验,旨在证明量子理论早期公式中的固有悖论。这是量子纠缠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设想所谓的单态一对粒子,例如,电子,它们自旋相互抵消,总自旋为零。若粒子 A和粒子B分离后惭行惭远。沿某个方向测评A的自旋,结果“向上”。由于总自旋为零,沿同一方向测量粒子B的自旋结果一定是“向下”。这按照经典物理没有问题。可以认定从分离开始,粒子B的自旋总是“向下”。
但是, 根据哥本哈根解释,每个粒子都处于不确定状态,直到它被测量,在这一点上,粒子的状态变得确定。粒子 A自旋在测量前状态不确定,在测量时粒子A必定对粒子B产生瞬时作用——就在同一时刻,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变得确定,使B的自旋波函数坍塌到相反的状态,或“向下”状态。这种超距作用,似乎涉及两个粒子之间以 大于光速的速度进行通信,这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冲突。
爱因斯坦和他的同事相信,他们演示了隐变量(其它真实性元素)的存在,这是量子力学没有考虑的。因此,他认为量子论是不完备的。这里一个重要的论点是爱因斯坦的局域性原理,即:在某一时刻发生在某一区域的事件,只能通过不超过光速的信号传递给其他区域,不存在超距作用。
EPR 悖论对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挑战,也推动了人们对量子力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在ERP悖论提出后30年间,这个重要问题一直进展甚微,直到物理学家贝尔提出一个聪明的不等式检验ERP问题。贝尔不等式假定爱因斯坦局域性条件成立。如果实验证明不等式不成立,贝尔认为自然界存在非局域性。1978年伯克利的柯劳瑟和1982年巴黎的埃斯佩都用实验证明了贝尔不等式不成立。
9 薛定谔的猫悖论(1935年)
薛定谔的猫悖论 1935年薛定谔在与爱因斯坦的通信讨论中,为了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提出了这一著名的关于量子力学的思想实验。在一个密封的箱子里有一只猫、一个铁锤、一个开关、一个毒气瓶和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有 50% 的几率发生衰变,若衰变则触发开关,铁锤落下砸碎毒气瓶,猫被毒死;若不衰变,猫则存活。在未打开箱子前,根据量子力学的叠加态原理,猫处于生死叠加的状态,这与我们在宏观世界中所认知的猫只能处于生或死的确定状态相矛盾,也引发了对量子力学中观测者作用和微观与宏观世界关系的探讨。
薛定谔的猫悖论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解决方案,但存在有多种理论和解释,最著名的是哥本哈根诠释(微观粒子可以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叠加态会 “坍缩” 到其中一个确定的状态。对于薛定谔的猫,在未打开盒子观测前,猫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一旦打开盒子观测,猫的状态就会坍缩为确定的死或活)和多世界诠释(认为当进行一次量子测量时,宇宙会分裂成多个平行的分支,每个分支对应一个可能的测量结果。在薛定谔的猫实验中,当盒子未被打开时,猫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但当打开盒子的瞬间,宇宙就分裂成了两个,在其中一个宇宙中猫是活的,而在另一个宇宙中猫是死的,两个宇宙从此各自独立发展)。
10 费米悖论(1950年)
费米悖论是在 1950年由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提出的一个与外星生命和星际旅行有关的科学悖论。
一方面, 宇宙如此浩瀚,恒星和潜在的宜居行星数量众多 , 理论上应该存在大量的外星文明。 仅 银河系中 就 有数十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 。 这些恒星中的一些在环星宜居带中 , 很有可能有类似地球的行星, 其中 一些 很 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发展出智慧生命。这些文明中的一些 很 可能已经发展了星际旅行。
另一方面, 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确凿的外星生命迹象 。 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地球已经被外星文明访问过,或者探测 过。
高级地外文明存在的高估计概率与其存在缺乏确凿证据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
费米悖论已经在天文学、生物学和哲学等各个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思考。它激发了科学家对外星智慧的探索,并发展了不同的理论和假说来解释这一明显的矛盾。它还挑战了我们对生命本质、文明发展和宇宙中智慧生命可能性的假设。
11 中文房间悖论(1980年)
中文房间悖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 John Searle)在1980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思想实验。中文房间里有一个输入插槽、一个输出插槽和一个详细说明中文符号序列及其相应响应的说明手册。
希尔勒设想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对外面从输入插槽递进来的用中文书写的问题纸条,根据说明手册提供的一套规则和程序进行操作,然后将中文答案从输出插槽递出去。尽管这个人完全不懂中文,但从外面的人来看,好像他是懂中文的。
这个悖论旨在质疑计算机是否能真正理解语言,即仅通过程序和符号操作是否能实现真正的理解。约翰・希尔勒认为,绝不可能仅仅通过遵循任何计算机程序规定的程序,而产生对一个中文故事的理解。
希尔勒的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提醒我们,智能的定义 ——无论是人类还是人工智能——既不简单,也不是固定的。对于人工智能开发人员来说,它强调了不仅创建处理数据的系统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创建真正理解数据的系统的重要性。它鼓励综合多个学科的整体方法,确保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仅能用语法说话,还能理解语义。
12 莫拉维克悖论(20世纪80年代)
在 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员汉斯·莫拉维克对人工智能的挑战进行了有趣的观察,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莫拉维克悖论:为什么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但却为简单的任务苦苦挣扎?为什么机器人在学会走路前就会下围棋?他指出,我们人类认为复杂的任务,如数学推理、抽象思维或下棋,对计算机来说相对容易。与此同时,我们认为简单的任务——如行走、捡起物体或识别人脸——对机器来说就明显难以掌握。这个悖论仍然是当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一个挑战。
为什么人类的基本技能对于机器而言是重大挑战?莫拉维克悖论的核心是对人类进化的基本洞察。像走路、操纵物体和识别面孔这样的技能是数百万年进化的结果。它们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物学中,使它们对我们来说直观而不费力。相比之下,机器发现抽象推理等更高级的认知功能更容易实现,但从进化角度来看,这些功能的发展相对较晚。因此,莫拉维克悖论反映了古代直觉能力和现代认知推理之间的进化差异。
莫拉维克悖论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可以在擅长高度抽象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与挣扎于日常身体或感知活动的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比较中找到。
结语
悖论常常以一种反常问题的方式向人们提示在原有科学理论的深层中隐藏着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忽视或未被充分认识到的。悖论的出现能够引导科学家们关注这些潜在问题,从而调整研究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
实际上,许多悖论是在学术争论中发现或提出的。例如,芝诺提出 “芝诺悖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 “存在” 不动、“存在是一”学说,薛定谔提出 “薛定谔的猫悖论”的目的是为了质疑哥本哈根诠释、揭示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冲突。为了解决悖论所带来的问题,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已有的理论和假设,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分析,有助于催生新的科学理论,引入新的概念、方法或原理。
有些悖论还表明科学理论并非绝对完美和无懈可击,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通过研究悖论,人们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和局限性,推动科学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宏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5681-1463927.html
上一篇: 漫谈伯特兰悖论和伯特兰盒子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