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应尊重史实——评中新网的一则新闻报道
精选
已有 429 次阅读
2024-12-11 09:11
| 个人分类: 争鸣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12月7日,科学网转载了中国新闻网的一则报道,题为“中国科技‘她力量’占比超45%”(链接见: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2/535444.shtm )。该文意在报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身影出现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但该报道开头有一段话,与史实相悖甚多,有失“中国新闻网”应有的水准,倒反映了近些年网络媒体罔顾科学史事实以讹传讹的不良风气,有必要予以纠正。
原文照录如下:
回首过往,中国科技事业中,始终闪耀着女性光辉。从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被誉为“原子弹之母”的吴健雄,到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何泽慧,再到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一大批卓越女性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论如下:
1、吴健雄的例子,莫名其妙。从这句话的理解看,是吴女士用β衰变的实验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即推翻了宇称守恒)而被誉为“原子弹之母”。显然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前者是吴女士1956年年底带领团队用实验证实了李政道、杨振宁对宇称守恒的质疑;后者是1944年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参与曼哈顿工程,只要从事辐射探测器的开发。因此,报道中只是把两件并无关系的事件撮合在一起,反倒给读者造成误解。
吴健雄被誉为“原子弹之母”,国内过去有这种提法,不仅网络上,还有一些公开出版物,其实是不妥的。笔者没看到一些严肃的科学史读物中称吴健雄为“原子弹之母”。因为这一称谓自然会使人联想到对应的广为流传并且并无争议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就吴健雄在曼哈顿工程中的贡献,其权威传记江才健在《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第7章有比较细致的谈及,读者可以体察到,吴健雄对曼哈顿工程的贡献,显然不宜被誉为“原子弹之母”。
其实,1982年,吴健雄在南京大学80周年校庆上,对“原子弹之母”这一称谓有过评论,尽管其中有谦虚的成份,但总体是符合实际的,也即希望不要再用“之母”这样的夸张语言了。相关报道见南京大学校友网: 大师的学术风范——忆吴健雄 。
一般而言,科学史上的“之父”、“之母”这种称谓,应当极其慎重,特别是对一些大科学(big science)事业而言,更要谨慎。
2、何泽慧原句,两个说法都错了,她既不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也不能称为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
1940年,何泽慧在柏林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吴健雄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但是在1940年之前,至少有三位女士获得国外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她们分别是:
1931年,顾静徽(或薇),美国密歇根大学;
1937年,何怡贞(何泽慧姐姐),美国密歇根大学
1939年,周如松,美国伦敦大学
可见,何泽慧并不是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1955年6月,产生了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其中生物学地学学部的林巧稚是第一位女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中国科学院增补283位学部委员,其中女学部委员14人(加上之前的林巧稚,一共15人),分别是:
数学物理学部:王承书、叶叔华、李林、何泽慧、谢希德
化学部:沈天慧、陈茹玉、高小霞、黄量、蒋丽金
地学部:池际尚、郝诒纯
技术科学部:李敏华、林兰英
由此可见,也不能称何泽慧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合适的说法是,何泽慧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女学部委员(院士)之一。
1980年,新当选的14位女学部委员(前排左三何泽慧、左四谢希德)
参考资料:
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戴念祖、刘娜,顾静徽——中国第一个物理学女博士,《物理》2009年第3期;
尹晓冬、周金蕊,金属物理学家中的女杰——周如松,《自然杂志》2012年第4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史晓雷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463760.html
上一篇: 青史不容乱弹琴——抗战期间清华大学50毫克镭南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