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网—AI的本质不是“上下文”工程,而是.....


速读:博弈中的复合奖惩机制与强化学习中的奖惩机理不同,主要在于其复杂性来源于多方互动。 博弈中的复合奖惩机制超出了传统强化学习中的奖惩机理,主要体现在目标导向、互动机制和动态调整逻辑三个维度的差异。 而博弈中的奖惩机制更复杂,玩家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策略,还受到其他玩家策略的影响,在囚徒困境中,每个玩家的收益直接与对方的选择相关。 “势”是“态”在时间维度上的延伸,涉及目标导向的预测、意图判断及策略生成。 1、“态”的本质:事实与数据的具象化。
AI 的本质不是“上下文”工程,而是.....

精选

已有 333 次阅读

2025-11-8 09:24

| 个人分类: 2025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事实上,AI的本质超越了“上下文”工程,其核心在于对“态”与“势”的深度认知与融合。这种认知不仅涉及对当前状态的感知(态),还包括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势),以及两者在动态交互中的价值转化。 简单的事实性上下文工程大概率解决不了人机环境系统智能中深度态势认知问题,更可怕的是,还容易产生误导、误判……

一、“态”与“势”的哲学基础与内涵

1、 “态”的本质:事实与数据的具象化

“态”指事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状态表征,包括客观事实、数据输入及环境参数,如自动驾驶汽车通过传感器感知道路状况(如障碍物位置、车速)即属于“态”的范畴。在军事智能中,“态”可能体现为战场实时态势的物理参数(如兵力部署、武器状态)。一般而言, “态” 依赖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计算能力,属于“计算”范畴,强调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所以其 局限性常常在于, 单纯的数据处理无法触及价值判断,如ChatGPT的“机器幻觉”即因无法统一事实与价值

2、“势”的本质:价值与趋势的动态演化

“势”是“态”在时间维度上的延伸,涉及目标导向的预测、意图判断及策略生成。例如,商业决策中需根据市场动态(态)预测未来趋势(势)并制定策略。在军事领域,“势”体现为战略意图的推演(如敌我行动路线推测)。“势” 需结合因果推理、类比思维及人类经验,属于“算计”范畴,强调价值转化。 传统AI依赖统计概率,难以处理非数据化的主观意图(如情感、伦理)。

二、“态”与“势”的融合:智能的突破方向

1、 深度态势感知:从数据到决策的闭环

深度态势感知(DSA)要求系统不仅感知“态”,还需理解“势”,即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因果推理与意图预测,形成对复杂环境的动态认知。例如,军事指挥系统需综合战场数据(态)推演敌方意图(势),并生成战术方案。实现“态”、“势”统一,需要 结合符号逻辑(事实推理)与非符号系统(直觉判断),实现“计算+算计”的协同。如 AlphaGo通过强化学习优化策略(势),但其底层仍依赖棋局状态(态)的精确建模。

2、 人机融合智能:态与势的互补性整合

人类擅长处理“势”(如战略决策、价值判断),而机器强于“态”(如数据处理、模式识别)。人机融合的核心在于 通过“交”(事实传递)与“互”(价值反馈)实现态与势的动态平衡。 构建“态-势”双螺旋结构,将传感器数据(态)与人类经验(势)结合,有利于提升决策鲁棒性。

三、“态”与“势”的认知挑战与未来方向

1、 技术瓶颈

事实与价值存在着鸿沟, 现有AI难以统一客观数据与主观意图,如伦理决策中的“电车难题”。同时, 还有非数据智能的缺失, 情感、隐喻等非结构化信息无法被传统算法有效处理。

2、 突破路径

构建类比推理与跨域映射, 通过隐喻与类比机制,将“态”的局部特征映射到“势”的全局框架。实现 动态系统建模, 引入复杂系统理论,捕捉态与势的相互作用(如混沌理论中的分形演化)。更要进行 认知架构创新, 构建“态-势”双通道神经网络,实现事实计算与价值推理算计的并行处理。

四、实践意义:从技术到应用

军事智能领域中可 通过“态-势”融合提升战场决策效率,例如利用实时数据(态)推演敌方动向(势)并生成动态战术。 医疗诊断时需 结合患者生理数据(态)与疾病发展模型(势),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 教育系统中, 根据学生知识状态(态)预测学习难点(势),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AI的本质并非单纯的数据处理或上下文建模,而是通过“态”与“势”的深度认知,实现从事实到价值的跃迁。未来智能的发展需突破现有算法的局限性,构建融合计算与算计、事实与价值的新型认知框架。正如《人机环境系统智能:超越人机融合》一书所言:“智能是人物环境系统的多螺旋交互结构”,唯有在态与势的动态平衡中,AI才能真正迈向通用智能。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超越人工智能2.jpg

博弈中的复杂奖惩机制超出了强化学习中的奖惩机理

博弈中的复合奖惩机制与强化学习中的奖惩机理不同,主要在于其复杂性来源于多方互动。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根据环境反馈的奖励或惩罚来调整策略,以最大化累计奖励。而博弈中的奖惩机制更复杂,玩家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策略,还受到其他玩家策略的影响,在囚徒困境中,每个玩家的收益直接与对方的选择相关。这种互动性使得博弈中的奖惩机制超出了强化学习中单一环境反馈的范畴,因为它涉及多个玩家之间的直接策略反馈和相互影响。

博弈中的复合奖惩机制超出了传统强化学习中的奖惩机理,主要体现在目标导向、互动机制和动态调整逻辑三个维度的差异。

一、目标导向差异

强化学习的奖惩机制以 个体最优 为核心,通过即时反馈(奖励/惩罚)优化智能体的局部决策,例如自动驾驶模型通过碰撞惩罚优化路径选择。而博弈论的复合奖惩机制追求 群体均衡 ,如囚徒困境中通过惩罚规则强制参与者达成纳什均衡,强调策略互动而非个体收益最大化。

二、互动机制复杂性

博弈论的复合奖惩需设计 多智能体策略对抗 框架。

动态博弈 :如星际争霸中的AlphaStar算法,需实时响应对手策略变化,通过博弈树搜索和策略梯度调整实现动态均衡。

混合策略均衡 :在重复博弈中,智能体需平衡合作与背叛的收益,如交通信号灯规则通过时间分配强制均衡,而非单纯奖励最优路径。

非对称信息处理 :博弈论需建模隐藏信息下的奖惩设计,如拍卖机制中的贝叶斯博弈,通过概率分布调整奖惩参数。

三、动态调整逻辑

博弈论的复合奖惩机制包含 双层优化结构 :

宏观策略层 :通过纳什均衡求解确定策略分布,如PSRO算法通过元博弈生成对抗策略。

微观行为层 :在策略框架内进行强化学习微调,如MADDPG算法结合价值函数与策略梯度实现多智能体协同。

四、典型应用对比

主题:“态”|“势”|事实|本质|“态”与“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