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陈进宏教授:肝癌治疗中的隐藏挑战――不容忽视的血小板减少症


2023-11-18 16:27:18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 雷妍)慢性肝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的患病率较高。肝癌与血小板减少症存在哪些关联?如何识别与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陈进宏教授给出解读。

陈进宏介绍,肝癌患者常常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疾病本身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癌患者一般都有肝硬化背景,而有肝硬化背景的患者往往会合并脾功能亢进,致使血小板损伤破坏增多,表现为血小板减少。

第二,肝癌患者大多数有肝病的基础。肝脏功能受损后对血液中内毒素的清除能力减弱,内毒素可诱导血小板聚集,激活并损伤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

第三,一些肝癌治疗手段,比如介入穿刺等有创操作,可能引起充凝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另外,在肝癌治疗方面,目前较为前沿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虽然为肝癌患者带来希望,但同时也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通常情况下,手术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陈进宏解释,但手术的前提是患者需要有良好的凝血功能作为保障,如果患者血小板减少导致出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影响肝癌手术的选择以及顺利进行;另外,血小板减少症也会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从而影响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不能只关注肝癌本身的治疗,更要重视对肝癌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全程管理。

主题:肝癌|血小板减少症|陈进宏教授